为何大多数人都难以避开“中产收入陷阱”?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前两天,一篇名为《有多少中产掉进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章甚是流行,这篇文字冷静地道出了一个事实: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对于普通的中产阶级老百姓来说同样存在。此言一出,着实引起了不少人的强烈共鸣。

其实,提到“中等收入陷阱”一词,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陌生,近些年来,它一直为学界和商界的人们所热衷探讨,诸如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等为代表的拉美国家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案例也是人尽皆知。然而,相比于国家层面的“中等收入陷阱”来说,存在于普罗大众眼前的“中产收入陷阱”才更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因为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回避的棘手难题。

毫不夸张地说,后者比前者可怕多了。

为什么说“中等收入陷阱”不足为惧?

在展开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根据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的描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GDP始终徘徊在4000~12000美元区间,却不能突破12000美元的关卡,进而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跌入这一陷阱的国家,经济增长也往往极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

不要小看这段话,如果仔细对其内涵进行深挖,绝对会挖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量化判断标准——人均GD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达近40年的经济增长奇迹举世公认,而今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与之相应的是,国内的人均GDP也在不断攀升。数据显示,我国自2010年人均GDP迈过4000美元,正式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就翻了一倍有余;2017年,该指标更是有望突破9100美元,这距离国民经济“中等收入陷阱”的上限(12000美元)已经非常接近(详见图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