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意,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有人说买银行理财,踏踏实实稳赚?
虽然理财产品够安全,收益太不给力了,比如工行的保本型理财,撑死了4%出头:
这有个不保本的,但也只有5%出头:
其他银行,虽然理财产品的利息可能比工行高一些,但也只是高那么0.3%、0.4%,撑死了也就5%。
那些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基本都是净值型+开放式基金的产品,最终收益率很难达到预期水平:
如果我们按照上面最高的5.15%的收益计算,把3000万全部买成银行理财,本息第二年复投,那么10年下来的,总收益为:
呐,忙活了10年,到手4956万元,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我还得额外再搭44万块钱,你说我图啥?
当然,把2000万“巨款”拍到银行那里,可以获得比一般产品更高的利息,但真的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多,总体算下来,不是很值。
反正啊,这笔钱有点尴尬,开个私人银行服务,也就够门槛,而且收益未必稳定;如果不开,收益也鸡肋。
其实,我可以买信托啊,省心,收益也高。
比如某知名信托公司在广东做的集合信托计划,主要收益来源是深圳某商圈的商业物业的资产收益权。
宣传的投1000万的预期收益在9.5%,实际下来可能没有这么高,但按照经验来看,一般也不会低于7%。
按照7%来算,本息复投,10年下来3000万能变为5901万。
10年挣901万,也算不错了。
但这里也有问题。和银行理财一样,信托行业正在快速转型中,刚性兑付将被逐步打破,理论上的投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以前做信托能保本也能保收益,以后就不好说了。
万一我某一年流年不利,信托项目出现问题,虽然本金有足值抵押能保下来,但当年的收益也就打水漂了,有点得不偿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尝试:
1、投资艺术品
收益:★★★★★
风险:★★★★★
因为经济环境原因,最近两年是艺术品投资的低潮期,但这也让一些好的艺术作品成了价值洼地。盛世玩收藏,在低谷时捡个漏,等到过几年市场回暖,出手至少翻两倍。
当然,看走眼也可能赔的稀里哗啦。
2、投资科技创新企业
收益:★★★★★★★★★★
风险:★★★★★★★★★★
有钱了,你也可以当一回“天使投资人”,憧憬下一个BAT在你手里诞生的感觉。你看投了滴滴、饿了么、ofo的朱啸虎,都是两三年就赚了上百倍,多爽?
但是,这种投资如果失败了,那可就真是拿钱打了水漂,连声都听不到。
3、买房收租子,10年后卖出
这笔钱在北上广深,可以买3~4套房子,出租挣钱,10年后卖出。
按照超一线城市2%的年租售比来算,3000万10年可得600万,这笔钱我肯定赚到了。
10年后,房价会涨多少?经过计算,只要房价每年能涨5.4%,10年后的复合收益就能到5000万,足可以还账了。
但这里有个操作性问题:你有没有北上广深的购房资格?
没有购房资格的话,只能在其他城市买,但收益就不保证了~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有了钱,更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