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下游需求增长乏力,供需矛盾仍在
目前我国橡胶行业整体呈现供过于求格局,橡胶生产中的合成橡胶供给已经进入过剩阶段。合成橡胶的生产不受地域限制,主要由煤、石油、天然气提炼而成。合成橡胶的种类繁多,根据化学结构,可将其分为八大类,其中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属于聚丁二烯橡胶)产量最大,是主流品种。
前期合成橡胶利润较高,引发产能增长迅速。最近一次产能爆发于“十二五”期间,2015年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总产能分别达到180万吨、182万吨,但同期产能利用率仅为54.5%、45.1%。虽然2016年以后,合成橡胶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开启,丁苯产能维持在180万吨不变,顺丁橡胶产能较前一年缩减20万吨,产能利用率也出现了小幅反弹,但当前合成橡胶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2017年1-11月,合成橡胶产量为536.4万吨,同比增速仅为3.8%。企业营收增速也表现乏力,2015年1-10月,合成橡胶企业主营业务同比增速仅为2.49%。
虽然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二者性能还存在较大差异,有一定互补性,尚不能实现完全替代。但是下游的橡胶制造商依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二者之间的使用比例,二者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加大了整体橡胶的供给压力。
橡胶的下游需求也开始乏力。橡胶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轮胎、鞋材、胶管、胶带等制品,其中轮胎消耗了约橡胶市场的70%,因此橡胶企业的景气度与轮胎的景气度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