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已经发布的监管文件众多,文件之间的内容也有较多交叉和重复,整体来看,都是对以往监管的重申,且是偏框架性的内容,缺乏具体的执行细则以及量化指标,也没有明确违规问题如何整改以及多久达标,只是在摸底检查阶段,市场已经血雨腥风。后续关注监管政策的执行情况,监管的目标是防风险,但是监管执行本身带来的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同样需要关注,监管此前一直提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主,并提出加强应急管理,运用“临时流动性便利”等工具,满足流动性需求,这表明因为监管发生大的流动性冲击的可能性不大。
监管执行细则落地之后,市场情绪预计将有所改善。加之基本面在2季度将整体弱于1季度,继续维持此前提出的债市机会来自基本面和监管明朗的判断不变,继续关注债市超跌后的配置机会,维持10Y国债收益率在3.5%左右有较好配置价值的判断不变,推荐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
原因及逻辑:
委外规模及配置情况:不考虑嵌套银行主动管理的委外规模在11.8万亿左右,其中投向债券市场的为5.8万亿,其中最大的部分是通过基金专户形式投资债券市场,规模达2.3万亿,其次为券商定向和保险资管,分别为1.0万亿左右;委外资金的配置以同业存单、政金债、以及中票短融企业债等信用债为主。风险偏好明显高于银行自主配置情况。
目前监管文件尚缺乏具体执行细则。目前已经发布的监管文件众多,文件之间的内容也有较多交叉和重复,整体来看,都是对以往监管的重申,同时都是偏框架性的内容,缺乏具体的执行细则以及量化指标,也没有明确违规问题如何整改。
中小银行同业占比缩减,对低等级信用债偏空。近两年城商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风险偏好较为激进,在同业存单受管制的背景下,预计同业占比将出现缩减,这种结构变化对低等级信用债偏空。一方面,该类银行投资了较多低等级信用债;另一方面,以净稳定资金比率来看,最快达标的方式是通过减少分母——即所需稳定资金来迅速达标,方法是更少投向非标信贷资产,更多投向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而减少对低等级信用债的投放。
关注监管对债市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就是通过直接规定银行投资债券的行为,从而产生的影响,目前来看,主要要求银行投资债券纳入统一授信,同时严格评级准入标准,整体利空低等级信用债。间接影响:监管对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等规范和监管,关注后期的监管具体执行情况,可能的间接影响:(1)带来配债力量减弱(比如如果直接约束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占比、以及禁止同业理财、禁止资金池、期限错配等,将直接影响配债资金.(2)对违规行为的监管以及整改,导致短期出现委外赎回,如果赎回规模较多且时间集中,预计将引发债市抛压严重,引发债券收益率短期大幅上行。(3)对委外杠杆率以及信用资质的穿透检查及整改,导致整体杠杆率下行,可投资信用资质上行,考虑到配置力量的减弱,将引发国开债以及信用债利差中枢上行,同时尤其利空低等级信用债。(4)如果对银行委外比例等进一步规范,预计将导致部分银行倾向于自己配置,从配置结构看,更利好利率债以及高等级信用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