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等级变化:城投、产业资质变化不一,带动重仓等级调整分化
为何产业债不提高债项等级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17年供给侧改革之下企业盈利修复,尤其是钢铁、煤炭等周期性行业扭亏为盈,资产负债表修复,大大改善了企业资质,使得17年没有爆发严重的系统性信用风险事件,在信用风险相对可控的前提下,投资者在更愿意适当下沉资质,在熊市通过票息策略中保证投资收益。
因此尽管4季度资管新规意见征求稿下发,其中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的要求都对低等级债项的配置力量造成重创,市场对其他广义基金大规模抛售低等级债项的担忧愈加明显,开始新一轮的抛售低等级债项,但是公募基金本身在净值管理方面就受到严格监管,其去杠杆要求并不大。因此从力度上看,17Q4产业债债项等级也仅仅是维持17Q3的水平,在没有信用风险冲击情况下,公募基金并不会过度抛售低等级债项。
不过重仓城投债主体评级依旧上移。从16Q4开始,AA及以下债项的占比持续下降,尽管17Q2以后城投债信用风险相对可控,流动性也没有出现明显收紧,但是中央对地方债务的治理力度并未减轻,债务置换步伐加快,市场对城投债投资逻辑修正的隐忧仍在,公募基金不敢轻易下沉资质,因此至17年4季度AA及以下等级债项的占比仅为29.45%,所以说这个情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