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资金面助力债市收益率下行,为何流动性持续宽松?
其次,从机构持仓的角度看,和国债持续被大型商业银行主力持有不同,政策性金融债的增量再次大幅流入广义基金手中。2月政金债的增持结构并未延续1月份的向好趋势,1月政金债基本没有净增量,持仓结构从广义基金腾挪至大型银行手中,两者增减均在1000亿以上,结构性调整明显。而在2月,政金债托管净增量为1355.5亿,其中广义基金增持1002.6亿,银行理财增持507.8亿,农商行增持317.0亿,广义基金和中小银行再次成为政策性金融债的增持主体,而我们预期整体稳健的基础流动性对应的大型银行,仅增持51.4亿的政金债。
有喜有忧,3月份的市场又存在哪些不确定性?
金融监管无疑是贯穿2018年债券市场的核心变量之一,尽管监管的方向和力度非常明确,但节奏却很难把握,因此我们提出采用同业存单价格、持仓结构和社融相对M2下滑速度等指标,来评估债券市场是否出现好转的机会:存单价格表征了监管对广义流动性的压力,而持仓结构,则有助于我们判断一旦监管落地,债券品种的抛压和收益率的调整程度。1月份的市场此二者均出现了明显改善,同业存单利率下行叠加银行大幅度增持政金债,为节后收益率的下行做好了铺垫,而这些也非常的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