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货币的价格即利率始终受供求关系影响。当一家银行提高利率时,表明市场流动性趋紧,或自身存款竞争力下降。今年以来,确实掀起了一个债券小高潮,继全国六省市放开银行柜台地方债试点后,曾经火得一塌糊涂,而在本月财政部又公布可以每天购买国债,可谓一浪高过一浪。这些现象究竟能否会给银行存款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呢?
首先,看看国债吸引力有多大?以收益性比较,2019年公布的储蓄国债中,3年期利率4%,5年期利率4.27%,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同期3年期大额存单最高已经达到4.18%,超过同期国债收益;其他地方性金融机构利率更高,定期存款3年期超过4%的比比皆是,5年期最高达到5.12%,大额存单3年期利率高达4.2625%;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吸引力更强,当日系列活期智能存款很多超过4%,定期型5年期5.45%,复合利率高达6%。这些存款类产品中,均为保本保息固定期限,且有存款保险条例保护,流动性和安全几乎与国债没有区别。就算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也是4.3%。所以,在收益率上,国债对于银行产品并无优势可言。
其次,国债目标客户范围狭窄。众所周知,喜欢国债,爱投资国债的客户主要是中老年客户,尤其是老年朋友,他们知道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有国家信用保障,安全性高,购买门槛低(100起),兑付方便,支援国家建设热情高。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大爷大妈在排队购买,却鲜见年轻朋友的身影。
第三,国债发行总量占存款增量比例很小。据权威人士分析,2019年我国国债总规模将达39481.9亿,但当年到期国债为20281.9亿,所以净发行规模只有约1.92万亿,较2018年增加5300亿。这是什么概念呢?可以与去年我国住户存款比较一下更直观。至2018年底,我国住户存款总规模为72.44万亿,比2017年住户存款增加72400亿,增速达到10.2%。假如今年住户存款维持增速不变,仍然有超过7万亿增量空间,而当年新发行国债净增只有5300亿,占比只有7.3%,可以说只是九牛一毛。因此,以目前存款市场保有量,国债的发行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冲击。
既然国债的发行不能分流更多的存款市场资金,当然商业银行也不会有针对性地提高利率了。从市场运行总体情况分析,商业银行提高利率的动机和压力,实际上更多来至于央行基准利率指导和同业竞争,尤其是后者,地方性小银行的暗流涌动,民营银行的摇旗呐喊,以及外资银行的蠢蠢欲动和觊觎才是真正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