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收益率何时到3%?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当前投资者担忧通胀可能会制约货币宽松,我们认为不然。相反,债务通缩和需求不足是货币政策更需关注的问题。国内经济走弱和全球央行转鸽为货币政策打开降息空间,未来央行若跟随美联储降息,利率将有下行机会,预计此时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接近或者向下突破今年1月份的低点。

▍通胀不会对货币宽松形成约束。

当前利率难以下行的原因之一是投资者担心通胀上行对货币宽松形成制约。我们认为,相比于食品的通胀,更应当关注工业品的通缩。一方面,本轮通胀是来源于部分食品供给冲击的结构性通胀,货币政策很难起效。另一方面,债务通缩和总需求不足才是主要矛盾,当前“食品通胀+工业品通缩”物价组合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调节。

▍需求下滑叠加产能过剩导致长期通缩,高杠杆率是重要的推手,逆周期调节需要刺激需求。

2008年金融危机后杠杆率的逐渐增加已经达到了抑制总需求扩张的程度,又叠加前期由于杠杆率的持续增加带来的产能过剩,两方面因素共同造成了当下供大于求与通缩期的现状,当前国内经济的核心问题在于高债务导致的总需求不足问题,货币政策需要适度放松而非收紧。

▍1-5月经济数据和相关高频数据均反映出经济走弱态势,二季度GDP或将成为年内低点。

重卡、挖机销量和发电量等高频数据的下降趋势反映经济活动景气程度趋弱,根据已经公布的1-5月数据以及6月PMI表现推断,二季度GDP表现可能低于预期,二季度经济或将成为年内低点,托底政策有望在三季度加码。

▍降准操作频率将逐渐下降,如有出现,会更倾向于结构性降准。

易行长认为我国准备金率下调的空间已经比以前小了很多,从今年实施的货币政策来看,降准的频率也有所下降,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就降准方式而言,普降对于解决结构性问题效果不好,操作量也不好把握,且易助长泡沫,结构性降准相对更佳。

▍国内经济疲态已现,若7月美联储降息,中国央行大概率跟随降息。

一方面国内主要的经济问题多是结构性的,无论是小微企业融资还是流动性分层,数量工具能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或者弊端较多;另一方面降息是降低实际利率,减小全社会债务负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周三鲍威尔的鸽派发言预示了美联储大概率7月降息,如果事情如市场所料,那么中国央行大概率将会跟随。

▍债市策略:

我们认为当前的结构性通胀并不构成对央行货币宽松的制约,相反,债务通缩和需求不足更需货币政策关注。国内经济走弱和全球央行转鸽为货币政策打开降息空间,若美联储如市场预期在7月降息,那么中国央行大概率跟随,此时将迎来利率下行的机会,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接近或者向下突破今年1月份的低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