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美股又遭重挫,DJI指数全天收跌-3.05%,不仅仅是美股,全球股市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这次下跌的诱因是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自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倒挂。也就是俗称的利率倒挂。
那么,利率倒挂是什么?威力为什么这么大呢?简单来讲,利率倒挂是指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这与我们一般的认知不同,因为我们一般认为,长期利率总是高于短期利率的。但,我们要搞清楚的是什么逻辑决定了利率高低。
这个逻辑显然是,高风险资产总是要求更高的回报率。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了,因为一般情况下长期资产的风险高于短期资产,所以长期资产的利率会高一点,现在利率出现倒挂,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短期资产的风险比长期资产的风险更高,这也就是说,短期内面临的经济环境是比较差的(至少从市场化的角度看是这样的)。这时候,就不要计较长期内的经济环境怎么样的,因为在作这样的比较的情况下,长期利率被视为基准利率来看待的,所以短期与长期是一种相对的关系。
这么来看,利率倒挂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情形。这不仅仅体现为,利率倒挂代表较差的经济环境,更体现为,利率倒挂的存在会导致更差的经济环境,这里面存在一个正反馈调节机制。具体表现为,当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时,银行获取短期资金的成本高于长期资金,这显然更不利于短期内经济的复苏,而资金也更倾向长期资产,从而进一步压低长期利率。
所以,利率倒挂的出现往往不是加息的结果,而是长期利率被压低的结果。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因为长期利率更能代表基准利率,如果只是人为地加息导致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那么问题很好解决,也不会对长期来讲的经济环境带来困扰。但如果是在短期利率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市场环境或经济环境的作用而使得长期利率被压低,那就只能说明当下短期的经济环境恶化了。我将它称之为一种“偏市场化“的利率倒挂,一旦出现,就难以消除。由此可见,这种利率倒挂的危害性。
为什么要强调市场化呢?因为可能在某种情况下,短期内经济环境差并不构成利率倒挂的主要因素,这个时候的倒挂,我称之为一种“偏行政化“的利率倒挂。我们记得,前几年美联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缩表,如果把缩表只单纯理解为一种紧缩性货币政策,那么缩表的动机就很好理解,没什么好解释的了。但如果我要说,美联储缩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防止或有效避免利率倒挂呢?
怎么理解?联系上次贷危机,我们就有个大概的认识了。美联储进行QE时的手段是通过大量购买长期债券来达到投放货币的目的,而长期债券显然会由于这种购买需求的增加而上涨,从而利率走低。而在缩表的同时,美联储还预计会加息。这就有了出现利率倒挂的可能。而通过缩表(卖出债券)就能有效避免利率倒挂的发生。
我为什么要将上述潜在可能发生的利率倒挂称之为偏行政化的呢?因为显然,它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而是由于前面的次贷危机,政府不得不开闸放水,政府的开闸放水引来了潜在的利率倒挂。而不能简单地说经济环境差导致了利率倒挂,而是政府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引发的另一个问题。
阶段性的,政府自己做的孽很容易得到处理,但如果市场化的环境并没有在此期间得到很好的改善,那么这种行政化的利率倒挂就会向市场化的方向转变。这两种利率倒挂可以分开来说,但在某种情况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两种利率倒挂着重拿出来说一下呢?因为我们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的是,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真正决定经济环境走势的永远是市场整体的力量。拿马原的道理来讲,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