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如果国债价格上升,说明很多人有买入国债的需求,而国债的是无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会有跷跷板效应。买入国债是一种避险行为。说明实体经济里面风险资产的吸引力下降。这个时候国债收益率会下降。未来该国财政部发行国债的利率也降低。该国可以发行更多的低利率国债来满足投资人国债需求。然后该国财政部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来获得资金刺激经济。
如果国债价格下跌,说明有很多人卖出国债,同理国债无风险资产,跷跷板效应再现。比如卖出国国债得到美元,卖出英国国债得到英镑。那么,他们卖出之后回去干嘛?美元有些特殊,现下还有一定的世界货币属性。但是英镑就比较好理解了。你不会用英镑去投资日本的公司,大多数情况下,卖出国债套现的资金你会依然购入英镑计算的资产,而这些资产买房也好,股票还是公司债也罢,是不是依然停留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当中?
上面的说法有漏洞吗?其实是有漏洞的。所有高度市场化的国债,依然取决于资本是否一定要来买你的国债和股票。诸如阿根廷,诸如欧洲当年的主权债务危机。比如投资人要躲避英国脱欧的风险,他卖出英国资产,然后买入英国国债。英国国债收益率倒挂。那么,为什么他不兑换资产到另一个国家呢?比如去阿根廷买股票。所以市场化要发挥作用,是有前提的:这种货币及以此计价的货币资产在全球投资标的选择中具备吸引力,有需求,投资人会在这种货币计价的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之间切换,而不会离开这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