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交易所债券市场继续上演国债高走,企债不振的一幕。国债指数本周并未原地踏步而是选择了继续上行,盘中一度摸高至点,上行态势保持良好。企债指数和公司债指均是原地震荡,形成阶段性平台,而分离债指则是继续下滑,至周四已经是连续第12根阴线,短期弱市特征十分明显。
在个券方面,大部分转债继续下跌,唯有澄星转债(110078行情,资料)周三下午出现明显拉升,周四高开低走。公司债券方面,最近拉升比较明显的有07长电债(122000行情,资料)、09隧道债、11海航02等,但是成交量却是极其萎缩。
债市萎靡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期城投债和铁道债成为了市场的焦点。自6月末云南城投(600239,股吧)贷款和上海申虹城投贷款事件伊始,城投债务风波持续蔓延。7月中上旬,危机波及城投债甚至地方政府债,引发城投债一级市场发行困难并牵连地方政府债发行流标。二级市场收益率急剧上升,出现剧烈波动。市场对信用债信任危机超过了同时期加息政策的影响程度。无论是城投贷款还是城投债,作为融资方式,背后反映的本质是一致的,表面看是信心问题,背后反映的是体制问题,其中包含了地方政府和银行之间的博弈。出于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担忧,市场中对于其它债券风险的担忧也在加剧。资金面的紧张,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而一些地方城投债的违约传闻,则是此次债市下跌的导火索。
7月23日晚以来,动车追尾事件震动全国,举国目光都集中在了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路段,在对事故原因的质问也将铁道部推到了风口浪尖。而作为债券市场上主要发行主体之一的铁道部,其发行的债券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上周四铁道部发行的11铁道CP03出现流标(计划发行200亿,实际发行亿),出乎意料未获市场足额认购,这在铁道债的发行历史上并不多见。铁道部债券发行利率大幅上升,1年期短融票面利率达到,为全年的最高水平。本周一,铁道债受动车事故拖累,令铁道债抛压沉重,但接盘者甚少。交通事故令铁道债抛压沉重,同时也令铁道债发行前景蒙上了阴影。
在转债市场上,可转债大幅下跌主要受流动性紧缩影响。赎回压力下债基只能抛售流动性最好的可转债,下跌与其基本面几乎没有关系。最近地方融资平台问题不断发酵,城投债的流动性几乎降为零,有价无市,而其他企业债和短融的流动性也很差,抛售者只能转而卖出有流动性的品种,有交易量的可转债成为首要选择,三支流动性较好的可转债中行转债、工行转债和石化转债近期首当其冲,价格直线下降,直逼历史低位。但这种由流动性危机引发的抛售背后,转债发行方的基本面并没有出现不利的变化。
由于下跌源于流动性冲击和非基本面原因,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短期来看,转债市场情绪仍不稳定,但从中长期视角出发,连日大跌使得转债估值水平明显回落,配置价值已逐步显现,将可能吸引一部分资金的介入,尤其是基金的关注。
债市萎靡的另一原因是在进入加息周期后,由于资金紧张,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一度高达9%以上,如此之高的资金拆借成本使得很多资金转向理财和货币市场,而放弃了债券。进入7月份后,虽然季末因素逐渐消退,而且6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人民币2773亿元,较5月份3764亿元小幅回落,加息之后准备金率上调的预期弱化,但市场资金面却在稍微缓和之后再度趋紧。流动性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债券市场中。紧张的资金面和高位运行的通胀更是使得整个债券市场面临收益率进一步上行的可能。但是未来收益率继续向上的空间已经有限,一些有配置需求的机构有迹象开始渐次入场。
作者观点不代表橡木金融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