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的创立,使2013年成为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余额宝的特立独行和创新的理财方式给银行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可以说措手不及,随着近几年银行的改革以及市场形势的变化,余额宝对银行的冲击力在减弱,但是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
2018年第三季度,余额宝经过分流已经对接了十几只基金,虽然天弘余额宝规模下降了1300亿,但是其他几只基金的总体规模上升了1400亿,总体上余额宝的规模已经到了1.93万亿,超过了中行的个人存款余额。短短5年,1.93万亿的规模,这些钱都是从银行的嘴里抠出来的,如果没有余额宝,没有这种创新的模式,这些钱大部分还会是躺在银行账户里或者存款或者理财,试问这种冲击力,还有谁?
不过因为市场因素的影响,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利率走低,货币基金在过去的三季度里规模和收益都在整体回落。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市场348只货币基金规模合计8.26万亿元,较8月下降7000亿元。而在上个月10月份的数据统计中,目前649只货币基金中已有476只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破3%,过低的收益率开始使得货币基金的客户群体在流失。与此同时,银行的“类货基”、创新存款层出不穷,“定期存款随存随取,利率4.4%”诸如此类的产品越来越多,按日开放理财产品也是不断的发行,同时利率走弱,债市就会走强,短债基金以及债券型理财、债券型基金,银行通过各种途径的产品都在不断的挽回客户,银行正在通过市场引导夺取客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的冲击力大幅度减弱。
总之一句话,“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样红”,余额宝的“网红”光环正在逐渐的褪去,不过这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是好事不是坏事,无论是银行还是余额宝,一家独大的局面总是不好的,百花齐放才是最有利的,竞争越激烈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