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越是长寿、养老要求越高、存款占养老金比例越高,物价水平越高的地方,就要准备更多的存款来养老;相反,养老要求不高,存款占养老金例越低,物价水平越低的地方,相对而言可以少准备一些银行存款来养老。
健康养老。
1):性别角度。越是长寿的老人,需要越多的养老金,奶奶要比爷爷准备更多的存款来养老;女性退休比男性更早,女性比男性更加长寿,因此奶奶比爷爷需要更多的养老金。
2):城乡角度。城市老人比农村老人需更多的养老金;城市养老成本更高,生活成本更高;
3):品质角度。越是讲究养老品质的老人,需要更多的养老金;越是生活简单的老人,需要更少的存款来养老;
4):养老金构成。以银行存款为唯一养老金来源的老人,需要最多的养老金;养老金来源更丰富,组成成分更多的老人,则需要更少银行存款来被补充养老。比如,子女既有孝心又有财力的老人、有稳定被动性收入的老人,有持续性房产租金的老人,则不需要太多的银行存款来补充养老金缺口。
带病养老。
1):没有社保养老金的老人,需要更多的银行存款来补充养老金。
2):没有健康保险的老人,需要更多的银行存款来补充养老金缺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机能逐步下降,而老人的患病率却在提高,因此老人所需的养生、保健和康复等成本明显经增加。没有社保养老金或没有商业养老金的老人,完全要靠自己支付这些费用,所以需要更多的银行存款来养老。
“带病养老的老人”相对“健康养老的老人”而言需要更多的银行存款来养老。
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农村,“带病养老”的老人,要多准备“治疗费、住院费、医药费、护理费或康复费“等等费用,这明显增加了短期的养老成本。
综合以上分析,建议如下:1):在没病没灾的前提下,100%用银行存款来养老的话,假设城市以两人每月1万元计算的话,1年要12万,20年就要240万(60岁到80岁),30年则要360万(60岁到90岁)。假设农村以两人每月0.5万块钱计算,1年要6万块钱,20年要120万块钱,30年要180万块钱。2):在带病养老的情况下,100%用银行存款来养老的话,城市老人最好准备350万到450万的银行存款;农村老人最好准备220万到280万的银行存款。
总之,养老金是“宁愿多准备,也不要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