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向调控及时发力 国家货币政策精准对冲 4月20日起,央行再次采取 普降+定降 的方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此次 出手 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不啻为一场 及时雨 。
但也应看到,此次降准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也不是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还是沿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方向,进行预调微调—
4月19日,央行年内第二次宣布全面降准,这距离一季度GDP数据发布仅4日。此次降准力度更是超过市场预期,央行决定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此前,央行决定从2月5日起,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实施了定向降准。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发力的时机和力度尤为重要,降准力度从0.5个百分点到1个百分点,如此强的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走向宽松?
定向调控及时发力
这次降准不仅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 民生银行[-0.55% 资金 研报]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根据以往的降准情况,央行一般单次下调存准0.5个百分点,而此次直接下调1个百分点,下调力度明显超过市场预期。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有关。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7%,同时,消费、投资、出口 三驾马车 增长乏力,显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使得市场对于4月再度降准的预期明显升温。
在4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是合适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时下调存准是为了确保流动性稳定。
从金融统计数据看,2015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1.6%,比去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M2增速回落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同比明显少增。今年一季度,外汇占款余额26.82万亿元,一季度减少2521亿元,同比少增1.04万亿元。其中,3月份当月减少2307亿元,同比少增4048亿元。
此外,根据央行‘3322’的季度投放节奏,一般一季度金融数据在全年是偏高的。 陆磊表示,今年一季度的M2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比过往同期要低。为稳定基础货币投放,保持M2平稳适度增长,有必要调降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通过再贷款、MLF等工具以及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补充流动性,但仅使用这些货币工具是不够的。温彬认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需要及时加大降准力度,以保持充足的流动性。 即便以后出现外汇占款回升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正回购等方式回收流动性。 温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