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结论:
人民币中间价机制微调,有利剔除重复计算,弱化了外盘对人民币中间价的影响。而境内供给与需求变化对第二天中间价影响会加大。
亚洲时段人民币指数走强的话,新模型下第二天人民币中间价相对旧模型会走强。反之,如果亚洲时段人民币指数走弱的话,新模型下第二天人民币中间价相对旧模型会走弱。
此次中间价定价机制的微调是有利于减少人民币中间价的波动性,尤其是如果美元大幅走强的环境下,亚洲时段人民币指数的被动升值将会抵消美元走强对隔天人民币中间价的冲击,部分缓解了去年面临的自我实现式的贬值压力。
▼
周一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表示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从周一起微调,主要是缩减一篮子货币汇率计算时段,从原来的24小时改为15小时,即从下午4:30开始计算到早上7:30。
让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目前的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做市商在进行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时,需要参考两个变量,包括日间交易中美元的供给与需求的变化(通过4:30收盘价反应)以及非美货币的波动(通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反应)。其中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是通过计算过去24小时篮子不变所隐含的美元/人民币汇率与上一个交易日中间价之间的点差获得。
而此次调整主要就是将参考早上9:15一篮子货币价格改成了参考下午4:30一篮子货币价格。据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这样改革主要有两个目的,包括避免重复计算以及防止日内投机。
关于日内投机的问题,笔者这里就不展开了。不过笔者赞同新的机制确实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人民币第二天中间价取决于早上9:30到下午4:30交易时段之间的美元供求变化以及4:30到第二天早上7:30之间全球外汇市场的波动。之前24小时一篮子货币变化涵盖了9:30到4:30这段时间,而境内供求变化又会受到境外市场的影响。因此,感觉在境内交易时段,外盘的影响计算了两次。而此次改成从4:30开始计算一篮子货币变化有助于剔除重复计算的因素。
看完这个新闻后,笔者的第一反应是这次中间价定价机制微调可能会有两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