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其实我们如何看待未来,不妨去看看发达国家是怎么过来的,中国将来也会经历这种过程,虽然是不会完全一样,但参考的价值非常大,基本可以用雷同来阐述。接下来我来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对于大众来说,主要的投资渠道,要么是楼市,要么是股市,当然还有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细分市场,普通人是很难在市场里面立足的。这几乎是在全世界都通用的策略。虽然像字画、邮票、古董等等小众市场,也有人赚到了不菲的财富,不过市场的容量太小,变现的机会极少。不太适合大多数人的述求。
其次、楼市已经是房住不炒的节奏了,未来想要获得稳定的预期收益率,稳定的保值空间都很渺茫,何况是增值的空间。房子,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随着人民币的贬值,保值的功能还是在的。说白了,也就是每年5-6%的抗通胀收益,换到购买力来说,没有增值的空间。不排除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面临贬值的风险。毕竟从房子的供给来说,早就是供大于求了,其中被投机资金吸收的部分,也会随着房子收益率下降,而产生中长期的挤出效应。
最后、从资本市场上的发展规律来说,未来A股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超过资本市场是必然的趋势,随着海外资金的鱼贯而入,必将带来中长期的慢牛行情。这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收购,都提供了良好的融资平台。这必将是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反哺实体经济,更快更强的发展。
总之、我是非常认同,这种大趋势的,作为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要明白这种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顺势而为,当一只在风口的小猪,是比较睿智的做法。这就好比是过去20年,房地产快速发展,其中买进卖出,赚差价的,都没有买了就捂起来的一帮人。当然股票比起房地产来说,专业性要更强一些,风险也会更大一些,但选择指数类的基金,可以是比较稳健的策略。我还是比较看好沪深300ETF,以及中证500ETF的机会的,对于普通人是比较稳健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