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各地企业倒闭潮显现,失业率提升,同时CPI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部分在职职工和个体收入者收入同步下跌。在此困难时期,各地政府通过各项“接地气”的方式适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市民的收入显得十分重要。
而成都就是疫情后第一个放开摆地摊的城市,在不影响他人、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环境卫生的前提下,成都允许恢复地摊儿,据说已经为10万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看到成都如此“接地气”的政策,浙江也于今日提出了各项促就业的倾斜政策,其中就包括效仿成都放开摆地摊的政策,同样收获了很好的成效。
老刘举双手支持个城市稳步放开摆地摊的政策,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促销费
相对于大商场的喧闹和繁华,地摊儿文化更贴近市民的生活,很多人都有“地摊儿情节“---愿意逛地摊儿、喜欢在地摊儿消费。
国家在疫情之后一直鼓励和引导国民通过消费的形式来带动和拉动经济,实现经济复苏,而在地摊儿消费同样是“消费”的一种形式,也对拉动经济有“奇效”,从这一点来说,摆地摊还能配合国家的政策方针。
【2】保就业
就像前文提到的,对于疫情下严峻的就业形式来说,通过摆地摊有利于向社会推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就拿程度来说,10万人摆地摊就能支撑背后10万个家庭解决“穿衣吃饭”的问题,养活的人可不止10万,至少在三五十万人以上。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写在最后
【1】当然了,各地各市应该因地制宜,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段开放摆地摊政策,千万不能为了“放开”而放开,出现“东施效颦”的笑话就不好了。
【2】再者不管是地摊儿主还是逛地摊儿的人,一定要注意好个人防护,保持警惕,毕竟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
【3】地摊主要注意不要影响他人,保持好环境卫生,良性经营,诚信经营,只有这样地摊儿文化才能走的更远。
【4】各地监督一定要跟上,既要促销费、保就业,也要维护好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