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虑了,刚复苏的地摊经济还没咋的,就已经有这样那样的声音出现,实在是不应该,没有消费市场的恢复正常,就不可能有实体经济和电商的繁荣,而摆地摊恰恰是当前城市恢复活力的助推力,是地摊让疫情之下的城市有了烟火气和人气。
就像我们即将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一样,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决策,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地摊可以在低成本之下迅速新增一大批灵活就业人员,比如最先开始允许摆地摊的西部城市成都就实现了新增10万以上就业人员的创举。
当前保基本民生、保就业和保市场主体是头等大事,在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更是提出希望每天新增20000个市场主体,只有通过全国1.2亿个市场主体才能稳定我们的就业市场。
由于大量的订单被取消,一些实体受疫情的冲击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这时候提出地摊经济的想法,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也是激活当地经济的有效方法,这已经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但是,并不是说大家都去摆地摊,实际上一些城市也是有秩序地划出一些街道专门用做临时市场,对于实体店和电商来说,各自都有细分市场的客户群,并不能因为有了地摊就不去电商平台了,地摊也不可能有这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