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资本圈最热闹的事情,大概是媒体报道说“章鱼帝”程定华要发一个百亿私募了!可是,他自己在一些投资人群里大骂媒体,说自己这个当事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先简单回放一下过程。
逆市发行百亿基金?
据市场消息,被称为“股市巫师”的常春藤程定华要发行一只百亿规模的私募产品。如图:
百亿规模!!!这意味着什么?逆天的创历史啊!
据统计,国内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国内管理规模超过百亿的私募证券管理人共23家。
这是管理规模上百亿的公司数据,不是单只产品,更不是新发行产品!!!
关键是,现在是私募发行困难时期。目前,私募产品发行规模多在5亿以下。
据了解,国内最大私募发行券商通道中信证券,眼下对私募发行异常谨慎,目前主要代销的是公募债券类产品,而牛掰的招商银行也在收紧私募产品发行。
私募发行的困难时期逆势发行百亿!一位机构人士听到这一消息的第一反映是:“天太热吧?”
扎眼的狠角产品
按照这份产品资料,程定华要发行百亿规模包括:40亿PE(私募股权基金)+60亿二级市场基金,聚焦20只股票,常春藤自有资产为投资人提供15%的资本金安全垫。
看到这个信息量很大的发行资料,小编有几个疑问待解:
首先,PE投资人跟二级市场投资者可不是一类群体,PE没7、8年是退不出的,这个产品把PE和二级市场的资金放在一起募集,意在何为?
另外,15%的资本金安全垫意味着什么?百亿规模需要15亿的资本金,即便按照60亿的二级市场基金来算,也得9亿资金。
常春藤有多少资本金,不知道!不过,私募机构的注册资本通常都不高,常春藤也不例外。
另外,根据发行材料,常春藤60亿二级市场资金聚焦20只股票。
嗯,即便平均分配资金,每只股票平均也要投入3亿资金,这个资金量足以让这只名为“常春藤目标缓冲”的基金进入很多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
而且,管过大资金的投资人都知道,这样体量的资金进出上市公司,会有不小的交易冲击成本。
如此扎眼的狠角产品,也难怪,各大投资群炸了锅!
程定华否认了!
很快,程定华在一个投资群里表态:“我国的媒体,现在已经无良到没有一丝可信度。我这个当事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他们都能编出来。”
这真的是编的?
小编向放出该图片信息的圈内人士求证,答复是:这是一位投资者提供的PPT信息,投资者称是常春藤资产提供的宣传资料。
一位曾经调研过程定华的研究人士表示,“要求研究员比CEO(首席执行官)更了解公司财务,比CFO(首席财务官)更了解公司业务”确实是常春藤内部提出的口号。
嗯,这样“别致”的内部口号,要编造也有一定难度呢!毕竟,常春藤并不是一家外向型的私募,市场对其内部企业文化的熟悉程度有限。
为了求证真假,当天小编打了多次电话给程定华,程定华的手机关机!在“虚假信息”满天飞的关口,关机可不是明智的处理之道。
程定华的业绩如何?
好了,不了解的投资者会问,程定华是谁?
简单说,他原来是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现在是上海常春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常春藤)合伙人、首席策略师。
“任职安信期间几次准确判断大盘走势,其策略团队连续三年被《新财富》杂志评为全国前三,在机构投资者中声望颇高。”这是常春藤官网对程定华的介绍。
因几年准确判断市场走向,被市场披上了“股市巫师”的外衣,也有人叫他股市“章鱼帝”。
让程定华一举成名的事件, 2013年他和知名私募徐翔的一段午餐对话,这段对话被流传出来之后,徐翔暴怒,撤走在安信证券的交易席位。市场消息称,“录音是被安信证券销售人员泄露,与程定华个人没有关系。”
2013年末,程定华离开安信,入职常春藤资产,与公司董事长黄勇一起管理兴业信托-常春藤六期。据称,程定华一直以来管理的都只有这一只产品,现在发行的“常春藤目标缓冲”是他管理的第二只产品。
第一只产品的业绩如何呢?媒体报道都说常春藤6期的业绩很好,今年赚了16%,让程定华更有底气发行百亿规模的产品。
可是,小编查到的资料如下图所示
这两张图代表什么?
第一, 常春藤6期从2013年12月开始到今年7月初,赚了50%,涨幅不算高。
第二,常春藤6期去年净值高峰到过2.1元左右,到目前的1.51左右,总体回撤不算小。
第三,从最后一张图来看,常春藤6期的涨跌总体略高于沪深300指数。分阶段来看,常春藤6期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度很高。
一位与程定华相熟的投资人如此评价程定华:“确实有市场感觉,强在自上而下配置,弱在个股选择。很真实的一个人,外界肯定过度神话了。”
另有一资深投资人告诉小编,直到2014年年底,程定华曾经对市场上涨表示不能理解。而从常春藤6期在2014年下半年平缓的走势中也可以看出,程定华当时的投资较为谨慎。
不过,看起来,2015年上半年,程定华迅速加高仓位,赶上了去年上半年的市场行情,但也经历了下半年的市场震荡。
今年以来,常春藤净值下跌16.1%,在本轮“吃饭行情”里净值比较平缓,亦可见程定华目前对行情的审慎。
不少投资人表示,博士程定华有较好的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水平,但其出身卖方,尚缺少大规模资金的组合管理经验,真实的组合管理能力,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好了,来做个调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