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采用数量化方法进行投资管理,主要策略包括指数增强、量化对冲、以及主动量化管理。截至2016年二季度,市场上的量化基金数量达到了64只,总规模超过400亿元。
从量化基金在整个基金中的排名来看,在2014年以及2016年,量化基金在所有基金中的整体排名表现突出。经统计,2014年量化基金的平均排名分位数为32.7%;而在2016年,量化基金的平均排名分位数为23.3%,平均收益水平明显优于基金整体水平。
根据wind数据,当前市场上共有12只主动量化基金的规模超过10亿元,这12只基金在2016年前三季度的平均收益率为-3.38%;同期,沪深300、中证500的收益率分别为-12.80%、-16.93%,量化基金在2016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明显优于市场收益。
1.公募基金类型变化
根据从2015年8月8日开始实施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下限由此前的60%调整到80%。因此,大部分股票型基金转型为仓位更为灵活的混合型基金。相比于海外资产管理公司较多持有指数型权益基金,国内大类资产配置机构权益类仓位依然是主动管理型基金为主。
权益基金数量统计中未剔除发行渠道不同的同一基金组合。从数量和规模上也可以明显的观察到股票型基金在逐渐向混合型基金转移。近年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在数量和规模上快速上升。
由于产品类型的变化,想观察权益类基金的表现从股票型或混合型去统计相对并不算合理和全面。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有股票型管理也有基金实用固定收益型管理。因此,首先利用一定的条件筛选出可比基金。这里选择两个指标:
1)成立满两年;
2)最近四季度仓位平均在70%以上。
从基金近5年的表现来看,约有60%的基金战胜了中证500指数,说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能够获得一个超过市场水平的回报。而观察50%分位数的表现,和中证500的表现基本反应出同样的收益规律,但相比中证500波动更小。
我们统计了基金在相邻两年净值表现的相关性,从年度净值增长率排名的相关系数来看,相邻两年排名的相关系数都在-0.1至0.1之间,因此我们认为相邻两年之间基金业绩排名的相关系数较小。相对而言,基金经理业绩表现的排名变化相对较大,业绩延续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