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魅力就在于成倍数增加,钱又生了钱
“几个潮汕老板,以10亿元本金,用各种办法加杠杆,最终弄到了100个亿,参与了大老板的激情并购。”深圳某私募基金负责人据记者透露。
这种激情并购正被监管层所关注。
12月3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公开讲话中痛批“野蛮收购”,“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了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垃圾债收购,到上世纪90年代吕梁操控康达尔股票,从尤夫股份到万科A,杠杆并购的模式并不是秘密,当前的故事只是历史的不断重演。
杠杆率上升使得股票供求关系短期骤变,杠杆收购往往带来股票价格的戏剧性变化。“行业强盗”裹挟着放贷者、投机者在市场上纵情狂欢。
放贷者在这个链条上操持着真正稳赚不赔的生意。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都是这个生意中的放贷者。万能险成为保险公司最畅销的新产品,而证券公司最火热的新业务,是给上市公司大股东提供定增过桥资金、股权质押,提供1∶5的资金杠杆。
华东地区某中型证券公司机构部业务经理据记者介绍称,2015-2016年恰逢股价在低位,很多公司大股东为了减持或融资,有把股价炒起来的诉求,证券公司便向其积极推销新业务,让大股东进行股票质押,证券公司提供4-5倍的资金杠杆,多方配合炒高股票,交易放在证券公司营业所的账户上进行,因此从外面看不到是大股东在进行买卖,显示的是证券公司营业部,也能规避监管。
但是,当“野蛮人”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杠杆被监管层继续严厉追查,当资金链无法支撑住利息和债务,不得不卖出股票的时候,或者系统性的风险来临,股票组中的标的同时下跌造成浮亏的时候,失去赚钱效应的高杠杆资金,如何支付高额利息和债务?谁来买单?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2日,A股重挫,上证指数大跌2.47%,万科A跌幅6.25%,南玻A几乎跌停,尤夫股份跌幅5.52%,格力电器跌幅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