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1:买涨不买跌
“牛市买基金”也算是投资者们的一致共识了,其潜在含义就是买涨不买跌。许多投资者往往只敢在股市上涨时购买基金,遇到市场下跌就会犹豫不决。但其实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很多时候市场下跌才是最好的购买基金的时机,在市场处于低位的时候买入,亏损的风险反而更小,长期来看获得的收益也会更多。
同时投资者还可以利用基金特有的定投功能,在低位时一点点买入,等到牛市来临的时候,收益会远远超过那些追涨的基金投资者。
错误2:过于关注基金的短期业绩
很多基金理财的新手,在基金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一只基金近几日业绩突出而盲目追随,事实上,相较于短期表现,长期业绩更有参考价值,基金适合长期投资,所以选择基金的时候要把中长期业绩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过于看重基金近段时间的表现,却很少关注基金近六个月、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表现,很明显,这样的做法就让我们很难看出一个基金出色的表现到底是短期的“超常行为”,还是长期高水准的“稳定发挥”。
想要知道一只基金是不是值得我们投资,最好是对该基金的长期表现有清楚了解。如上图的例子,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看出,该基金在长时期内业绩都明显跑赢同行和沪深300。而且除了平均表现排名靠前,该基金的四分位排名也一直处于较佳位置。这就说明了这位基金的业绩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
错误3:不考虑风险,盲目投资
1、每个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根据针对各个年龄层所做的风险承受度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可承担风险=100-目前年龄”这一公式作为投资时的参考。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年龄是25岁,依公式计算你可承担风险是75(100-25=75),代表你可以将闲置资产中的75%投入风险较高的积极型投资中去,剩余的25%做保守型的投资操作。
2、根据“投资100法则”,具体来说,对于年龄在32岁~41岁的人而言,资产的60%~70%可用于购买风险较高的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剩余的可选择一年期以上存款、国债、债券基金、保本型人民币理财等较为稳健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