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民政部下发《关于鼓励实施慈善款物募用分离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慈善组织积极作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推进实施慈善款物募分离,让慈善资源通过慈善组织间的合理分工、有效协作,惠及更多需要帮扶的城乡居民,鼓励资助型组织和服务型组织实施募用分离[1]。
当前国内善款募用分离取得显著成绩的有腾讯“99公益日”。2016年9月7日至9月9日,通过腾讯公益平台,“99公益日”爱心网友捐款3.05亿元,共有677万人次参与捐款,为3643个在筹公益项目献出力量。加上腾讯公益基金会的1.9999亿元配捐和企业的1.01亿元配捐,总计善款金额超过6亿元,刷新了国内互联网的募捐纪录[2]。不过总体来说,国内慈善基金会从事资助型活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这也是主管当局大力提倡的原因。
近几年,互联网募捐兴起,朋友圈经常出现为某某捐款的倡议,大家也多会施以援手。一般而言,这种临时起意的救助捐助,对善款使用缺乏有效监督,而且救济性捐款不具备可持续性,对社会慈善事业的进步帮助十分有限。前不久,“罗尔事件”即曝露出社会慈善动力没有得到妥善的应用,公益界的领袖也呼吁“让善良变得聪明一点”[3]。
如何让公益热情不受伤害?如何提高善款的使用效率?善款的募用分离,或许是解决方案之一。在美国,慈善组织的运作比较成熟和透明,个人捐赠一直是社会捐赠的主体,近年来发展快速的捐赠人建议基金(DonorAdvisedFund,简称“DAF”)更是成为个人捐赠的首选。DAF是美国公共慈善组织的一种,由捐赠人捐资,在某慈善基金下设立一个子基金。捐赠人放弃这些财产的所有权,享有捐赠的税务优惠,慈善基金拥有最终慈善捐赠的权力,但是捐赠人有权对此基金的资金用途和投资提出建议。
根据美国NorthernPhilanthropicTrust(以下简称‘NPT’)在2016年11月发布的2016DAF行业年度报告,2015年DAF在资产的累积、总捐赠和公益支出成长很快。2015年DAF资产的累积786.4亿美元、总捐赠收入为222.6亿美元和公益支出145.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的增长率为11.9%、11.4%、16.9%[4]。
2015年全美DAF基金数量达到近27万个,同比增加11.1%。同期私有基金数量为8万个,增幅仅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