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
临近4月末,几十家业绩预亏的上市公司将陆续“披星带帽”,而在这些公司年报中也屡屡可以看到“踩雷”基金的身影。
多位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公募人士表示,若主动管理基金“踩雷”ST股,有的会选择清仓,有的会根据基本面分析持仓价值;若被动型产品持有ST股,将主要依据指数成分股或自主调整是否继续持有。
多只基金“踩雷”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今年已有23家上市公司“披星戴帽”。
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年报必须在4月份结束前披露,另有2015年净利润产生亏损、2016年预测净利润没能实现扭亏的20家公司也将在4月份最后一周交易日中密集披露,这些公司包括廊坊发展、武昌鱼、大智慧、沈阳机床等。
在今年被ST股票年报披露的前十大流动股东中,频现基金的身影,如金鹰稳健成长混合基金位列*ST青松第六大流动股东,而在*ST郑煤2016年报中,既有长信金利趋势混合基金等主动管理基金,也有中融中证煤炭指数分级基金等被动型基金。
针对主动管理基金“踩雷”拟ST股的处置,沪上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该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曾集中分析和研判了拟ST股的情况,针对主动产品“踩雷”ST股要求“只能卖不能买”,还专门针对这类股票要求减持和清仓。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投资总监也透露,该公司投委会将基金持仓中即将ST的股票进行了集中分析,针对亏损原因进行了分类。对已经持仓的ST股票原则上是只卖不买,而如果持仓股票即将ST,会根据基本面分析继续持有的价值。
该投资总监称:“基金想要配置ST股票,在我们公司层面规定,需要基金经理写报告,报送投委会审批;现有基金持仓中有ST股的话,一般要求只卖不买,但并未对卖出时间做出要求。”
他说:“如果是基金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基金经理会对这些股票及时跟踪,上市公司亏损是可以预见的。比如前三季度都在亏损,第四季度盈利状况也没有好转,就可以提前预知公司的亏损情况,在投资上就会适当避开‘踩雷’这类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