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择时重要吗?当然重要,买在对的时间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振基金收益。然而,择时是普通投资人能够做到的吗?当然不是,因此,对于普通投资人最好不要“瞎折腾”。
基金的收益是与股票市场强相关的,股指的走势影响基金收益。
A股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市场下跌幅度大,市场牛熊调整时,跌幅能够达到50%-70%;并且A股牛短熊长,股指下跌周期长,很多基理财序资者出现亏损,都是因为基金买在市场顶部区域。
Choice数据显示,如果在2007年市场最高点买入股票型基金,那么,哪怕到了2015年牛市,也只有不到三成的投资者盈利。如果在4000点买入,投资人赚钱的概率能够提高到66%,而如果在2000点买入,99%的基金都能赚钱。
从历史数据来看,如果择时正确,能够有效提振账户收益,甚至可以说,择时正确,基理财序资就成功了一般,时机不对,努力白费。
确实,择时非常重要,但是这里有一个大前提是“准确择时”,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准确择时的专业要求太高。
数据统计显示,2005年-2019年,A股累积36002个交易日中,沪深300指数的累计收益高达289%,但是这些收益主要是由核心的交易日涨幅创造的,如果错过这几个交易日,你的收益水平会出现锐减。
如果踏空其中5个交易日,你的收益率锐减为158%,如果踏空其中15个交易日,持有收益仅余40%;如果踏空25个交易日,收益率变为-15%。
36000多个交易日,只要踏空25个交易日(仅为千分之七),收益就由正转负,择时的难度可见一斑。一旦择时错误,满盘皆输。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针对这个问题开展调研,他们选取市场中成立时间满3年且规模大于2亿元的基金作为标的,分析最近3年基民择时带来的收益。
经过分析,绝大多数基金择时没有带来正收益,且择时成功创造的正收益远远小于择时失败时带来的业绩拖累。投资人通过择时创造的收益在0.67%-5.93%之间,而择时失败的业绩拖累至少是2.34%,最高可达12.9%。
这样的结果也很好理解:一方面基金买卖成本很高、申购赎回的周期很长,择时的难度甚至高于股票;另一方面,就算我们预计到市场大跌,卖出基金,我们也很难保证在市场底部再次买进,错过了股市上涨,同样影响收益。
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想象中的完美择时,只是错误的追涨杀跌,不仅没有增加收益,反而导致亏损。
相反,相信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秉持“长期持有基金”的理念,反而能够带来不菲的收益。二者相比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综上,准确择时能够提振收益,择时失败会跑输市场,而放下对于择时的执念,老老实实长期持有优质基金,却能够收获市场平均收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怀抱“心态”去择时,并不明智。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买基金千万不要“瞎折腾”,盲目的择时反而容易导致投资亏损。那么,面对起伏的市场,我们就无能为力了么?也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