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均衡市场,资产的交易价格应该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但是封闭式基金打破了这个理论,只在IPO之后短期溢价(价格>净值),然后长期深度折价(价格<净值)成为普遍现象。这个现象称为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MysteryoftheDiscountofClosed-endFund。
国内最早的公募基金是在1998年成立的(再早的还有淄博基金),而且最早的公募基金是封闭式基金,第一批封闭式基金为(南方基金公司的)基金开元、(国泰基金公司的)基金金泰,这些封闭式采用一次募集封闭运作并且上市交易的模式,封闭期通常为10-15年。按常理,封闭式基金通常都是折价,但是在中国市场,封闭式基金早期都是溢价交易的,净值1.000元的基金,交易价格可能高达1.200元甚至更高,当然后来封闭式基金折价最高也超过30%……
2017年7月5日是基金久嘉到期日,8月14日是基金银丰到期日,这两个封闭式基金到期封转开之后传统封闭式基金就几乎不再有了。169101-105这些东证的封闭式基金未来会大幅折价吗?不好说,毕竟他们场内份额太少了……估计未来也没有基金公司发行类似于之前十年、十五年的封闭式基金了,主要是因为折价,客户都会想在基金上市之后购买比申购基金更合算……
关于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的解释有多种多样:
税费原因:封闭式基金到期,获得一次性投资收益,估计需要缴付资本利得税,所以需要一定的补偿。估计这理由更适用于美国市场,中国投资者还没有资本利得税。
委托代理成本:发行封闭式基金中利益最优方是基金管理人,例如发行50亿规模封闭十年,管理人基本可以把未来十年的管理费(1.5%/年)收入锁定。等待产品IPO上市之后,二级市场的投资估计需要一个合理的折价才愿意通过交易的方式购买封闭式基金份额,这个折价通常是10-20%,当然还要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
流动性缺失理论:相比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的流动性差很多很多,如果你持有开放式基金则可以申请赎回。但是传统封闭式基金只有通过交易卖出,没有赎回模式。为解决传统封闭式基金的流动性问题,之后才有了ETF/LOF模式,以及分级基金的合并申赎、拆分卖出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