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赚不到钱,你选择了困难模式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有一个老基民天天关注基金,沉浸专研多年,但收益却不尽人意,唉声叹气。

他在投资上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基金

上千只基金中不厌其烦地复返比较,精心挑选。

很合乎常理的起步,看收益率。

先后比较半年,一年,两年,三年的收益率。

一顿计算,筛选出了一串后备基金,挺满意。

测完收益,看基金经理。

先看回撤,回撤太高的不太放心,想割掉,再看一下历史回报,却眼冒金光,很是动人。

纠结之下难舍难分。

瞄了一眼从业年龄,5年内,是不是太年轻了啊,能放心吗?5年外,应该挺靠谱的,等等万一跟不上趋势,坑人最惨的就是他吧。

不行,得研究研究。猛一看投资选股风格不错,细一看,这股票,是不是价格太高啊,会不会回调,烦。

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挑选了一些满意的基金,又开始犹豫了。

第二阶段,择时入场

基金选是选好了,但是这个点位该不该入场呢?

现在入场不太稳,在看看,等行情稳定了再说。

怎么一直涨,早进就赚了。

不对,该回调了,不可能这么一直涨吧,再等等。

又涨,不行忍不住了,入场。

等下,现在入场什么时候出场啊?再想想。

......

千挑万选,少说都过去一个月了。时间就是这样,你越等,他走得越快。

当然一个投资者具备良好的择时能力,是能够低买高卖的,特别是应该在2007年和2015年的股市高点及时抛出,将收益落袋。

然而现实总是很骨感。

据统计,那些在一天内认购超过100亿人民币的偏股型公募基金,大多集中在2个时间点:

1,2006年末-2007年上半年。

2,2015年年中。

相信这两个时间点一出来,大家都能想起对应的两个字,尴尬,如果换成一个字的话,惨。

中国大部分基民不仅不能成功的低吸高抛,还常常做出了相反的决策,在市场顶点选择入场救市。

这个投资者就是代表性人物。

不得不说你给自己挑选了一个极其富有挑战的困难闯关模式。

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但是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三木瞳觉得如果换成股票,基金这种权益类投资,应该是

投资就是99%的分析加上1%的心态,但是那1%的心态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分析更重要。当然事实上比例可能没那么夸张,但是重要性是相当的。

很多人总是觉得能够准确把握行情的命脉,低吸高抛。但是在利益面前多数的理性都是泡沫,一击即穿,甚至会自然崩溃无需外力。

之前看过一个统计,亏损散户持股的平均时长是30-40天,跑赢大盘的散户平均持股时长是100-120天。

同样作为散户,大部分人是“一赚两平七亏”的七,而只有极少数是属于“一”。即使让这部分“七”搭上某位“一”大神的指导,成功入手某只具有价值的股票,往往也是中途就弃,依旧还是那个“七”。同样的股,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持股时长,造成不同的收益。

如果是一个基民,你无法让自己处于理性,无法抗住市场波动的诱惑干扰,并不具备择时能力,那么建议你老老实实选择低成本的股指定投,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投资。

如果你不满足于被动收入方式,想要主动出击,自主决策,那么请克制自己的欲望,买定离手。

这像这个我见过的最淡定的一个投资者,全年只进行一次交易,只买一只股票,却取得51%的收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