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青岛啤酒2017年财报显示,尽管国内啤酒市场整体疲软,但该公司在报告期内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其中,全年实现啤酒销量797万千升,实现营业收入262.7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增长21%。
然而,记者在查询青岛啤酒2017年财报时发现,该公司净利润增长的含金量并不高,尽管净利润在2017年实现了21%的增长,但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只比上年增长了0.65%,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比上年减少了25.16%。
既然营业收入和经营现金流没有实现同步增长,那么净利润多出来的增速是从哪里来的?
非经常性损益金额大
记者发现,青岛啤酒很大一部分利润来自非经常性损益,在该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一栏中,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2.8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8.4%,比净利润21%的增长幅度还高出了7个多百分点。其中,数额最大的是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的政府补贴,总额4.28亿元。
另外,青岛啤酒2017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55%,比上年的6.43%增加了1.12个百分点,但与2015年10.76%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有较大差距。
除了通过非经常性损益弥补营收差距外,青岛啤酒2017年在各项费用上的控制做的不错;2017年销售费用57.7亿元,比上年减少了4.32%;管理费用12.4亿元,比上年减少了7.18%;财务费用-3.7亿元,比上年减少了43.75%。
“三费”减少直接增加了青岛啤酒的净利润,这也是其净利润增速大于营收增速的原因之一。但是光靠“节流”,而“开源”不给力,未来青岛啤酒很难维持稳健增长,而且该公司毛利率也在走低。
毛利率仍在降低
据国金证券研究报告,2014年之前,我国的啤酒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啤酒企业通过不断扩大产能和并购,从而形成规模效益压低成本,随后再以低价抢占市场、跑马圈地。这种模式使得行业毛利率始终处于下降的通道。相比国际巨头,我国啤酒企业的毛利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欧美啤酒企业毛利率大于45%,百威英博2016年毛利率高达63%。
青岛啤酒2017年的毛利率为40.64%,比上年下降了0.96个百分点,其中占总营业收入63.3%的山东地区的销售毛利率减少了1.88百分点,占总营收14.1%的华南地区的销售毛利减少了0.33个百分点。从目前低迷行业环境来看,青岛啤酒的毛利率在短期内很难改善。
2018年2月,中国进口啤酒3万千升,同比减少2.42%;金额为3646.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6%。回顾2017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1月-12月,我国啤酒累计产量4401.5万千升,同比减少0.7%,自去年8月份以来出现了连续五个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