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管之下,这类保本基金就和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相背离了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这之前的确是存在一批保本基金。这类基金是指通过一定的保本投资策略进行运作,同时引入保本保障机制,以保证基金份额持有人在保本周期到期时,可以获得投资本金保证的基金。
很明显,在监管之下,这类保本基金就和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相背离了。所以这类基金就面临了两种局面。
一是到期后不再进入下一轮的保本期(一般保本基金的投资期限是3年),转型成为其他类型的基金(多数是转型成为混合基金),二是直接清盘。
不过目前看来,除了未到期的保本基金,大部分到期保本基金是选择了转型。
比如之前的南方恒元保本混合转型成为南方中证100指数A,建信保本混合转型成了建信积极配置混合,汇添富保本混合转型成了汇添富双利债券A。
现在的话,基本这些保本基金都到期了(除了建信安心保本还没到期,该基金第二个保本期截至2019年9月27日),新产品也已经接近两年没有被批准成立的了。
但问题是现在保本基金是陆陆续续转型的阶段(转型的方向有混合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等),应监管要求,根本不能承诺“保本”,很明显不会有“绝对安全”存在。
而且就算保本基金还能买,也不能保证百分百保本。保本基金的保本承诺,有认购保本和申购保本之分。
简单来说,有些保本基金只保募集期购买的份额,不保开放申购时间里购买的份额。
所以推销员的话根本不可信,所以这3万块,买到的很可能是其他类型的基金。(货币基金虽然稳健,但也不是百分百的保本和安全的。)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