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曾经的美女同学给我电话,涨停票又T飞了,高抛低吸总是做反,买入经常是高位,卖出经常是低位,不操作又不怎么动,一动又容易出错误,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应该怎么做?
要明白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做,要先明白什么是高什么是低。
1,时间长短方面:
不同的时间长短高位和低位的判定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举例:
一只股票现价5块,下跌趋势,短期看这个5块就是高位,中线看高位6块,低位4块,那么5块就是腰部位置,不高也不跌,而长期来看,后续股价有望10块,股价翻倍,这个5块其实和4块一样,也是底部位置,到了10块中线回调,这个时候中期眼光看10块是顶部位置,而下跌后再次拉升,10块可能成为腰部位置,也可能成为底部位置。
这里举例说的是长中短线,通过不同的时间长度看,顶底会出现变化,而这种判断实际是比较简单的,长期趋势,中期趋势,短期趋势,短期的趋势传导到中期,再传导到长期,而长期趋势用来判断股票的安全性,中期判断大趋势,短期判断短期趋势的强弱。
这样看起来其实也不难,但日线,几日的趋势确实小时或者分钟的趋势决定。
而分钟,小时趋势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善变,波动大,不易把控,振幅大,这样的情况就会给高抛低吸带来难度,你感觉趋势往下,跌了几分钱,卖出,直接拉升。
当你看分时趋势良好,甚至出现冲高,你买入紧接着就回落。
过两天等你判断分时不好卖出的时候,突然一个长阳紧接着拉升。
这样看来散户高抛低吸做不好,原因之一就是分时行情异变,超短线走势变动大,不易把控。
面对这样的问题,建议散户,尤其是高抛低吸成功率低的,从四个方面改进。
尽量少做高抛低吸。
要做可以降低高抛低吸的仓位,成功了再继续做,不成功损失也不大。
可以适当的把做T参考的周期延长一些,避免参与一些不必要的震荡,周期一拉长,趋势更明显,更易把控,超短做不好,延长到短线,短线做不好延长到长线。总有一款适合你,中长线的底部就很好找。
操作之前先看一下长一点的周期,长一点的周期向上,尽量不要高抛,长一点的周期向下尽量不要低吸。
2,技术面。
技术面说几个需要去学习的方向。
01,顶部形态。
顶部形态最常见的,头肩顶,M顶,三重顶,开闸放水,三只乌鸦,多重顶部背离等等,容易诱发大幅下跌的形态还是应该去了解。
02,底部形态。
多重底背离后的底部抬高,W底,V形反转,突破震荡区间,上升通道形成,这些简单的实用的形态还是可以去了解一些。
03,区间震荡形态。
震荡形态专门列出来,是因为震荡形态做的好,波段操作可以增加收益,做的不好在股票没有上涨下跌大趋势的情况下,也就是没有大幅股价变动的情况下追涨杀跌造成严重的亏损。
这样的情况特别的不划算,就算后期大涨获利很低或者保本,后期下跌损失更大。
所以一定要学会去判断区间震荡。
区间震荡很好认识,日线中期多次顶部连线,多级底部连线,而这些顶部价格差不多,底部价格差不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箱体,叫箱体震荡,也叫区间震荡。
找出区间,中期顶部,底部就很明了,底部附近,只要站稳区间底部就可以买入,跌破底部当然是卖出。
反弹上方不突破箱体顶部卖出,突破持有或者加仓都是可以的。
一直不跌破,不突破,那就一直做做高抛低吸,收益其实挺可观。
技术面自己多看书,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自己要使用验证,得到经验才是自己的。
3,基本面。
基本面可以用来判断一只股票的安全性。
长期安全性提升,就算短线操作错误,只要不追太高,拉长时间来看回本获利的概率也很大。
掌握基本面提升安全性的目的其实就是提升容错率。
基本面走弱的票操作错误,决策错误可能损失很大,因为容错率低,错了就得马上全部认错。
而基本面稳定,优质的,就算错误,部分认错或者不认错,中长期也没有大问题,无非就是时间耗的长一些。
基本面的另一个优势,可以判断出长期的估值合理区间,合理区间下端或者合理区间以下就是底部区间,买入持有赚多赚少的问题,亏钱很难。
基本面以前讲过不少这里不再多说。
4,心理面。
每个人心理都有一个顶,都有一个底,而涨过这个顶,跌破这个底都容易恐慌。
大部分时间正是因为这种内心的恐惧,心理的承受能力,造成了下跌被洗出去,上涨提前下车。
上涨不突破不买,下跌不破位不卖。
不恐惧,没有破位就没有大幅下跌,破位只是下跌概率极大,避避险就好了,行情是走出来的,走一步看一步,而不是猜出来的,所以大宝不喜欢猜涨跌,毫无意义,做股票上涨下跌都是概率,概率大容易猜对罢了,而真正能做到长期预测准确的其实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