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能够拥有高估值,是非常值得庆幸的。
这说明企业的价值,已经不在于当下的净利润本身了。
高估值代表了资金对于上市公司的看好,不论是泡沫炒作,还是有真材实料。
至少在当下时间节点,资金觉得它有价值,所以股价才能保持在高位。
所以,买股票一定不要单纯地看市盈率,更重要的是业绩预期,是成长率。
市盈率很高,确实意味着风险很大,但风险并不来自于市盈率高,而是来自于增长率不及预期。
所以,资金很着急的去炒作股价,主要原因就是提前预支未来业绩。
比如,年化增长100%的企业,资金可能会先把股价炒作一倍,甚至有可能两倍三倍,把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预期,都提前透支。
只要业绩符合预期,股价会一路上涨,继续透支之后的业绩成长。
直至成长性放缓,股价会在高位震荡。
动态市盈率的预估,往往参考未来3免得业绩预期,做评估。
举个例子,今年的业绩是1块每股,明年增长60%,是1.6块,后年增长50%,就是2.4块,第三年增长20%,路上2.88块。
行业如果没有增长率,合理的市盈率是50倍,那么这只股票的市盈率,可能就是50×2.88=144倍。
也就是说,从50-144倍之间,其实都是相对合理的,就看资金如何去表态,去炒作了。
业绩成长率越高,可以给到的市盈率就越高。
但高市盈率同样有风险,一旦业绩不及预期,公式模型就要重估。
如果没有业绩增长,那么股价将回到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甚至更低。
因为资金会大面积撤退,流动性枯竭,估值体系雪上加霜。
所以,一切一切的核心,其实都是成长率,而不是净利润到底有多少。
如何挑选高业绩成长股
聊点实在的,如何寻找高业绩成长股。
我们所看到的业绩报表,是对一家企业过往业绩的表述,并不代表企业未来的业绩预期。
对于企业未来的业绩预期,也没有办法单纯的用业绩报表来进行预判,可能会存在非常大的偏差。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股民入手白马股后,发现白马股就不涨了,或者说业绩预期成长性越来越差。
股价也应声下跌,开始填补高估值的带来的深坑。
出现这样的情况,本质上是资金看不见企业的成长预期,先行撤退避险去了。
所以,看懂过往业绩赚不到钱,看清未来业绩预期,才能赚到钱。
我们简单从一些可以观察到的迹象,去判断未来业绩预期。
1、行业赛道前景。
行业赛道决定了蛋糕能否做大。
如果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市场总体的增长率极高,那么行业里的企业,就会迎来高速的增长。
行业赛道,决定了一家公司高速增长期的可能性,赛道越好,成长的概率越高。
选择朝阳行业,蓝海市场,是第一关键点,从赛道上跑赢别人。
2、主营业务收入。
其次,最主要的是看主营业务收入。
一方面要看主营业务构成和收入情况,一方面要会看过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点在哪里。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要么是原本的业务增长了,要么是出现了第二增长曲线。
通过判断业务收入增长的原因,来判断增长的可持续性。
3、净利润率情况。
净利润率情况,而不是净利润情况。
净利润率决定了一家公司真正的赚钱能力。
但不是净利润率越高,一定越好。
一些企业的净利润率,是在缓步上升的。
这说明,企业的产品带来的收益,正在提高,这对于业绩成长预期,无疑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4、货物周转情况。
货物的周转率,周转天数,库存情况,是决定企业业绩的重要辅助指标。
周转率的提升,周转天数下降,代表产品周期下降,市场一定是供不应求。
只要这些指标越来越低,企业的东西就不愁卖,业绩预期就一片光明。
5、市场占有率情况。
最后就是市场占有率情况,非常关键。
有一些行业的业绩增速放缓,但企业的业绩增速依然保持较高速度成长,源自于市场占有率。
很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很低,只有1-2%,那么从占有率维度来看,前景就是一片光明。
市场占有率的增长,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现,预示着未来业绩可期。
股票投资的核心,在于趋势。
趋势由资金形成,而资金却是被业绩预期吸引而来。
所以,股票投资本身,投资的就是对未来的业绩预期。
业绩好的股票,一定涨,前提是业绩要“真的”好。
不论你是长线还是短线,只要想做业绩投资,就要明白企业成长性的重要。
可以说,成长性是一条命脉,直接关系到企业股价未来的走势。
不要再错把净利润当做业绩好坏的标准,也别在傻傻的看着过往的业绩,就单纯的憧憬未来的业绩预期。
现如今,很多家企业市值都有千亿万亿,企业遭遇瓶颈,成长性不足的情况越来越常发生。
我们不妨从行业本身和业绩本身做综合判断,选对赛道,然后再选好股票,踏踏实实的赚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