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从消费业的大逻辑来分析茅台的业绩,单纯从茅台本身企业和产品的角度,来讲讲茅台的业绩。
茅台的净利润率,常年维持在91-92%之间。
也就是说,实际的成本,仅仅只有8%多一些,一瓶1500的飞天茅台,成本在120-130块。
茅台的净利润率在50-55%,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销售总价的部分,都是纯利润。
中间的35-40%是经销商的利润。
这还不包括供不应求时,部分经销商的私下额外加价。
当然,这一切只能证明茅台很赚钱,为茅台的业绩和市值打下了基础,并不能说明茅台业绩稳步增长的实质。
导致茅台业绩稳步增长的,其实是供不应求的消费者市场。
我们都知道,正常价格出厂的茅台,在市场上经常断货,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绝大多数人买到的茅台,都是加价买来的。
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说明了两点。
1、茅台涨价,对市场影响很小。
市场上大量茅台的加价销售,而市场接受度很高,这说明喝茅台的人,对于价格并不敏感。
对茅台更多的认可来自于酒的品质和档次。
这种情况下,茅台本身就有了涨价的空间,这对于利润率是极大的保障。
当然,茅台本身的涨价也是受到宏观调控的,并不会肆意上涨。
2、茅台只要专心提升产能,就能增长营收业绩。
茅台的供不应求,直接表现就是秒空,就是一货难求。
所以,茅台的业绩,和茅台的变量息息相关。
从某种角度去看,茅台更像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对于供应商的供货拿货,都有严格的标准。
可以说,茅台的产能和销量是被控制的。
再说说茅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茅台2020年的产量是5万吨,一吨2000多平,一年茅台1亿瓶。
但实际销售量是3.43万吨,少了1.57万吨,就是约3000万瓶。
茅台每年都会有一个举动,就是留存基酒,这一留存,就是5年。
茅台一直对外宣称这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但对于市场的影响极大。
产能本就跟不上供需,加上屯酒,再加上经销商的屯酒和炒作。
这条可持续发展的路,把这部分留存的基酒价格更是带上去了。
茅台可以宏观调控酒的出货量,来确保自己的业绩,也确确实实在走所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按目前的市场情况,茅台的产能,茅台的销售策略,综合判断,未来5-10年,茅台的业绩增长,几乎已经板上钉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