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为什么越来越“难炒”,你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股市越来越“难炒”有明规则如股票家数越来越多而好股票家数及股市增量资金越来越少、潜规则如牵涉多方私人利益链的所谓“市值管理”两个方面的因素。应对方法:只精选有长期基本面趋势高成长确定性的价值低估股票作为投资目标,波段操作。

一、明规则方面的因素:

股票家数越来越多而好股票家数越来越少、新股中签更难。

多年来,A股新股发行,实际上相当于实行注册制了。反正每周沪市、深市都有多只新股。可是新股中签率却越来越低。每个行业的好公司就那么几家,并不是说新股发行越多,好公司就会越多的。这样股市中每只股票上的存量资金就会越来越少。股价想上涨,靠的是资金推动。

股市增量资金越来越少。

股市增量资金取决于股市的赚钱效应。

公募基金赚钱从趋势研判上来说,今后将会越来越困难,这样新基金发行也会越来越困难。

新股非全流通股市流通市值每年的增长量远远超过股市每年的增量资金增长。

每周大量发行新股,是非全流通方式发行的,比如只有10~20%的流通股。这是一种机制和制度上的人为设置缺陷,影响了股市的长期慢牛的增量资金基础和形成机制。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对A股具备长期持续的抽血效应。

新股炒作得那么高,正好高位减持赚大钱。

新股的炒作持续让老股票失血同时不断增加股市的局部风险,回调时让散户本金亏损。

这是我正常不关心和研究次新股的原因。长期投资的机会太少且不确定,而风险太大。

股市的趋势研判越来越困难。

有很多财经大V只有股市一下跌,就说大C浪调整要来了,MG股市要崩盘了。最好的是长期箱体震荡。

我在2020年5月说,超级长期局部性慢牛行情。

二、潜规则方面的因素:

牵涉多方私人利益链的所谓“市值管理”。

大股东股票质押的股价高位稳定、然后高位减持套现,以后以及的增发、配股、发行公司可转换债券、股权激励等,都是需要做市值管理的。这就人为制造了投资风险,遇到股市调整时,参与的散户就被割韭菜了。

管理层对股市风险的调控。

股市涨快了、涨多了,都会在短时间形成较大的系统性风险。

特别是A股的股评人士和散户,还老是喜欢拿美股说事,炒作自己的A股,眼睛却牢牢地、时时刻刻地盯着美股。

公募基金股票持仓的抱团取暖。

这股股票,许多价值已经被充分发掘。

涨时参与了,高位接盘,经常被割韭菜。

参与中小盘的股票,很少有涨的。

参与次新股炒作和妖股炒作,韭菜命运是妥妥的。

外资长期看好中国股市持续流入优质行业龙头股导致好股票长期上涨越来越贵,小资金参与越来越困难。

比如外资长期看好贵州茅台、五粮液,现在有几个散户能买得起1手的?别说几手了。

公募基金追求短线利益、资产配置和所谓的价值洼地,长期流入港股,极大部分地分流了A股的增量资金。

公募基金发行时宣传有50%港股的资产配置额度,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

我就不明白了,投资港股就一定能赚钱?为什么不把A股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占领和建设好,而拱手让给外资呢?

公募基金对长期基本面趋势具有高成长确定性的价值低估股票挖掘的动力和能力有较大机制方面的缺陷。

我想,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公募基金经理们不仅是体制内的人,还是高薪,靠收取管理费。抱团取暖好了,还有大额的业绩提成呢。

三、我们该怎么办?

只精选有长期基本面趋势具有高成长确定性的价值低估股票作为投资目标,波段操作。

这是我的股市投资理念、方法。抢占股市长期价值低估时期的投资机遇和股票趋势长期上涨的战略低估点和博弈先手,然后用波段操作的方式长期持仓、每年按波段运作,坐等以后的大资金前来抬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