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买股票的时候,就会发现有这样的数据,分别是净流入和净流出,两个数据还是存在差异的。这个时候就有个疑问,在股市交易里,卖出了多少,就一定对应的有人买了多少,所以实际上,流入流出应该是对等的,本来不应该有所谓的净流入和净流出的差别,那么,为什么还是有这样的一个数据存在呢。
1、数据其实并不完全
其实,净流入和净流出的数据,是不完全的,它统计的并不是所有的任何一笔交易的全部数据,而是有选择性的。在股市中,有大单的交易,也有小单的交易。相对来说,那些散户进行的比较小额度的交易通常对股价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其分析和研究的价值也就没有很高,因为它对于盘面的影响作用并不算深远。
反之,如果是交易数据巨大的大单,通常更容易引起股价的一定变动。所以,在做数据统计的时候,通常统计的是大单的成交情况,或者是一些大额交易的成交情况,那些散户的小资金流动常常不在计算范围内。如此一来,所谓的净流入和净流出自然就会呈现出来有差别的了。
2、主动性买入与卖出的差异
在股票的交易中,存在所谓的主动性买入,和主动性卖出。主动净买入,代表主力有更多的买入意愿,或者是有更多的投资者跟随主力有买入的操作,这个时候股价会有所上涨;反之,主动性卖出,代表投资人有更多的意愿出售股票,这个时候股价会有所下跌。其中,当有售卖股票意愿的时候,就会挂单,有时候是挂单等待交易,也有的时候是直接进行交易。所以资金的流入流出统计就会有一定的偏差值,自然也会造成净流入数据与净流出数据的差别了。
3、主力的操作也会影响数据变化
实际上,很多主力的一些操作也会影响净流入与净流出的数据。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假设主力有两个账户,分别是A和B,两个账户同时具有100万的资金,这个时候,如果A账户挂一笔单全部卖出,然后用B账户进行分批次购买,每次购买10万。那么这个时候,100万的卖出就属于大单,会被记录,但是10万的购买则属于小单,可能被忽略不计,这个时候,就形成了净流出大于净流入的现象。
反过来,A账户分十个单卖出,B账户则一次性将所有的10个单子,即100万的份额都购买回来,那么这个时候,100万的买入操作就会影响到净流入的数据,而净流出的数据则因为涉及份额小,而影响很小,很明显,就造成了净流出小于净流入的现象。
总的来说,何种证券机构统计的净流入和净流出数据,并不是真的统计了全部的交易数据,而是更多的侧重于一些大单或者超大单,由于这样的数据存在不完全性,所以在进行股票买卖操作的时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数据,而不能将它视为一种买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