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本身出现上涨,产生价值,同样也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短期的供需价值。
短期的供需价值,是一个最标准的市场行为。
一个政策面的利好刺激,就会带来股价的大幅度上涨。
但本质上,从政策出台到行业发展,再落到企业受益,表现出实质性的上涨,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
股价短期内的上涨,本质上就是资金造成的供需变化。
所以,短期价值取决于资金的情况,资金不断买,股价就不断涨,资金一退潮,股价自然就往下掉。
而资金本身,也是羊群效应,哪儿资金多,就往哪儿钻。
资金是带着情绪的,这一点和股民一样,资金就是一个集合体的统称,在市场里寻找和左右供需价值的变化。
第二种,长期的内在价值。
长期的内在价值,指的是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本身。
从本质去看,公司本身的最主要价值,其实是净利润,是分红,而不是股价。
因为公司越来越能赚钱,净利润越来越高,公司分红越来越多,推升股价上涨。
这是最最最原始的股票定价逻辑。
假设一家上市公司,市值20亿,每年能赚5亿,都用来分红。
如果企业不断的发展,每年净利润都有20亿了,那么市值还会是20亿吗?
因为谁都知道花20亿把公司买下来,每年赚的钱就够本了,所以资金才会不停的买入,最终推升股价到80块,甚至100块200块。
长期来看,股票价格是企业的内在价值的映射,股票上涨,是由于企业价值本身出现了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