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作为近10年周期以来,确实是一个比较权威的风水岭的分界线,可以说3000点的上方确实是泡沫逐步加大的演变,而3000点的下方则是一个挤泡沫的周期!这就是股市的规律,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
但是不是所有的3000点下方都是闭着眼睛买股票的周期,关键还是要看哪个阶段的3000点下方了!
牛市刚走后的第一次触及3000点
就好比如果是5178点跌至3000点以下的话,我认为并不是闭着眼睛买的时候!相反的,你还要懂得不断的逢高,甚至趁着反弹出局!!
因为每一次的大级别牛市过后一定会有大级别的熊市出现,那么5178点牛市结束之后,下跌至3000点,其实就是预示着进入熊市的信号,并且是一个进入熊市第一阶段的过程!
这个死后最好的策略就是保住本金,轻仓参与,甚至空仓耐心等待!因为A股的周期是一个熊长牛短的周期市场,大级别的熊市短则3-4年,长则5-6年,一轮大级别的牛市,特别是疯牛行情一定需要漫长的清理,才能够化解!
所以牛市刚走后的第一次触及3000点,是风险,不是机会!!
第二次触及3000点的位置可以考虑关注股市,但一定急着买
就好比这几年里,A股从2638点一路涨到了3587点,但是明显是一个指数行情,个股依然处于下跌的周期!而在3587点到达之后,A股再一次跌破了3000点,进行了一个熊市中后期的寻底之路!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开始关注股市,但是不一定需要急着买,因为许多重要的信号,一些确定性的数据没有出现!
就好比数据底,政策底,市场底等!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策略是选好股,然后等待一个确定信号的出现!
第三次触及的3000点下方,可以布局
但是如果A股已经走了3-5年的熊市行情,并且跌幅已经达到了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并且出现确定性的信号,那么其实就可以考虑逢低布局了!
就好比数据底的出现,大部分的数据如果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底部区域,甚至是以往大级别熊市底部区域附近的时候,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股市,并且考虑建仓!
如果进一步的政策底出现,那么我们就应该开始加大投资,逢低,分批,分时的抄底,布局!因为历史的数据能够告诉我们,政策底附近的布局价值非常高,并且离牛市高点的涨幅空间非常大!
历史的数据,从政策底到市场底,从政策底到牛市的距离
2005年,印花税降低,政策底1187点,市场底998点才筑底,随后的牛市涨到了6124点!
2008年,印花税单边征收,并多次降息降准利好,政策底1895点,市场底1664点才正式筑底成功,随后的牛市涨到了3478点!
2012年,暂停IPO,扩大QFII份额、放宽公募基金成立限制,政策底1949点,市场底1849点筑底成功,随后的牛市涨到了5178点!
最后,当市场底走出来了,其实就是一个明确了A股熊市底部的成立,这个时候,才是放心不断在3000点以下抄底布局的时机!
结论
就拿现在来说吧!对于目前的A股来说,政策底2449点确认,2440点的市场底也大概率完成,那么虽然处于的还是3000点的下方,可大部分的个股有一个明显的长线投资布局价值!
不过,考虑到前期2440点涨到了3288点有部分概念炒作的个股,甚至部分权重个股已经有了几倍的涨幅空间,所以只要远离这些涨出来的风险,布局那些处于底部区域,滞涨的机会即可!
因为买白马股也好,买绩优股也罢,并不是无条件的去买,熊市的时候,绩优股照样下跌.因此,投资者应该顺势而为,低价时买进好股票长抱不放,而不是高价时大肆采购!
我们可以看到,外资从2018年的3000点一路抄底到2440点,抄底资金达到了3000亿!并且从2019年的2440点一路又买到了3288点,仅仅几个月资金达到了1500亿,是去年的一半多,其实已经非常明显的释放出了布局价值的信号!
所以,不同的3000点,有着不同的意义,投资,还是要等待出一些关键性的数据和走势出现,才可以抄底,布局,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闭着眼买买买的!特别要远离涨出来的风险,还有那些劣质的上市公司,那些垃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