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A股的公司财务造假普遍存在的现象?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我记得在会计行业中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德准则或者说是法律标准,那就是不做假账。但在实际的情况下,由于中国在经济领域生活中契约精神比较缺乏,出现过很多的造假行为,财务造假应该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但随着A股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信息公开透明的力度加强,严监管的态势并没有放松,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要好一些。

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康美药业等一类白马集邮股也出现了财务造假行为,对于股民的信心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以前一般都认为只有垃圾公司才造假,但是没想到一些绩优白马公司也出现了财务造假,这让人们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诚信和契约精神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是非常致命的,可以说动摇了市场经济的基础,最近管理层的监管力度比较严格,对于相关的造假行为重申了管理责任,可以说对这个现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在法律层面上有这样一个词:不做有罪推定。在没有证据和事实面前,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待上市公司,应该相信上市公司的基本节操和法律底线,虽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财务造假行为,也让股民蒙受了比较大的损失,但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还是要相信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好的,只有少数人是在做财务造假,同时要相信制度和管理的威力,能够不断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行业法规的遵从度。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管理层对于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有点弱,最高刑期是3年,顶格罚款是60万元,这对于动则就是几十亿资产的上市公司来说,违法成本过低,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执法的刚性,应该加大处罚的力度,让人有所敬畏,一旦触犯法律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