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暂且不计算税费与手续费的因素,来做简单的计算,第一次建仓的成本价是10元,买入1000股,也就是持仓成本是10x1000=10000元;到8元时,持仓市值下降为8x1000=8000,卖出500股,即卖出了4000元,这4000元是可用资金,持仓股仍有500股,持仓市值4000元。
继续往下计算,股价到7.5元时,剩下的500股的市值变动为7.5x500=3750元,在7.5元时买入500股,买入成本同样是3750元,可用资金则剩下4000-3750=250元,再买入之后的持仓股数量再变为1000股,市值是3750+3750=7500元,加上剩下的250元可用资金,一共是7500+250=7750元,比建仓成本10000元少了10000-7750=2250元,也就是说,这2250元是亏损。
既然是亏损,那么,就说明在现阶段的交易操作是失败的,假如所买入的股票还会跌破第二次买入的成本价7.5元,那么,第二次买入只会是错了又错。
可见,股票的操作是不是合适还得看所买入的股票所处的状态,假如是止跌转多的状态,那么,在低位补仓买入自然是合适的;反之,如果还是下跌趋势,那么,更应该做的是逢高减仓或止损,而不是还买入,如此操作只能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
总结来说,无论是怎样的操作体系,其前提仍是要建立在选股的基础上,选股的第一步迈好,那么,即使股价有起有落,只要股票的趋势向上,那么,交易的成功都是大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