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信息的应该会经常看到股权质押的问题,股权质押其实就是上市公司把自己的股权质押给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获得现金的一种方式。轻微的股权质押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股权质押越来越多时我们就得注意,因为股权质押的越多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就会越差。
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获得现金流的一个方式,合理的股权质押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的足够的现金流,现金流得到补充的上市公司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但是股权质押越来越多时说明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现了问题,总是缺钱说明这家公司是不赚钱的,或者赚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烧钱的速度。那么这个时候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就值得我们思考了,什么时候它才能不缺钱呢?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盈利分红呢?
股权质押说白了就是拿自己的股份向别人换钱,公司融资困难通过这个途径确实可以解决公司短期资金紧缺的问题,但是长期的股权质押且质押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就不能这么理解了。因为股权在别人手中,一但出现问题上市公司的股权就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因此易主,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比如上海莱士曾经的大牛股,因为股权质押越来越严重且超过了90%,结果呢因为股票价格的大跌导致第一大股东被迫减持充当保证金。这是解决了上市公司的问题,但是却害苦了投资者,因为被动减持导致的股价大跌,而损失最严重的就是散户投资者。因此股权质押越来越严重的公司一定要小心,因为他的风险抵御能力在逐渐降低。
通常情况下能上市的公司都是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企业,上市之初能经过层层筛选的都不会是太差的公司。但是上市之后不断质押股权,那么这家公司的经营必然是出现了问题。我们是有理由怀疑股权质押得来的资金是否用到了公司发展上来,越来越严重的股权质押是不是大股东在故意而为之,是为了减持套现才采取的手段。因为大股东的减持是有规定的,比如时间,披露制度,减持比例等都是有限制的,但是股权质押就没有了。通过质押股权得来的贷款其实就是变相的套现,他们的成本低不在乎股价的下跌,大不了就被动减持嘛。所以股权质押不断增加的时候我们要小心,小心这些大股东的表象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