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绝对的判断正确股票的底部并非易事,大多数时期炒股只要能捕捉到该股相对的低点位置就足以能在后期股票触底反弹后获取到不菲收益。而通常情况下,判断股票的底部有存在技术面、基本面还有情绪面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来了解股票在下跌时是否符合了底部特征,以此来捕捉股票的底。
但是底部的出现往往是在大多数人悲观时期形成,此时市场常常传导出让人认为股价还会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导致投资者不敢买和不想买,就会错过机会,在心理层面的修炼也是炒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果单单以任何一种方式判断底部,精准率就不会提升,往往也容易陷入片面理解的误区,就很容易在判断底部时过于单一或者笼统的方式来预测底部,形成判断失误,尽量结合多种方法运用,可以增加对底部判断对的概率。
1、技术面
技术面虽然不能百分百的预测对方向,但是可以利用技术面对历史走势的轨迹进行统计后寻找底部的蛛丝马迹。投资者完全可以利用技术面在同一只股票的历史高点和历史低点进行高抛低吸的操作行为,因为大多数时期,受到市场情绪化影响,该股的持股者对历史高点与低点的关注度上升,会在历史某关键位置进行高抛低吸操作,导致这些高低点存在顶部和底部概率加大。
除了运用股价历史的高低点来判断底部的形成区域,还可以运用技术指标来配合确定股价下跌到相应的价格点是否大概率的会出现底部特征,正常情况下,投资者用的非常普遍的技术指标有:指数平均异同指标(MACD),移动平均线(MA),随机指标(KDJ),也能运用这些指标来捕捉股票的底部。
以MACD为例,当股价出现持续下跌,往往该指标会运行在0轴下方,并且持续的向下波动,此时按照MACD的功能介绍,当形成金叉之后股价再次下跌,此时指标和股价形成背离,就会出现底部,就是股价在跌,指标不跌,往往再次金叉就会出现底部的机会。
而技术面的判断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技术面对底部的预测是不相同的,但是大致都是围绕着市场跌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大概率见底的方式来寻找底部,这种判断就需要投资者把技术指标运用到娴熟,根据在股市长期的交易经验,长期对技术指标的熟知来了解自身运用的指标对底部的预测是否准确。
技术判断重要的一点还是长期运用后的经验分析,因为无论是用K线判断底部,还是指标或者是江恩理论,波浪理论还有缠论,它们对底部的预测就是需要投资者对它们的理论知识点能精通,然后熟练运用在股市,才能用好技术面判断底部,用技术面更大概率的找到底部。
2、基本面
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从基本面的角度观察更靠谱,基本面也包括了股票的基本面信息,A股市场的基本面信息,两者是不同的,股票的基本面反应的是该股的经营问题和公司存在的好坏消息,股市的基本面是政策对股市当下的态度,影响了股市的整体方向和未来上涨与下跌。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要做价值投资,不了解基本面肯定是不行的,就很难能判断出该股是存在泡沫还是存在价值。一般情况下,股价便宜还是贵了,可以从长期的财报业绩增长情况、股价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等方面进行观察判断,能大致的了解到该支股票当下是在顶部风险区域,还是在底部阶段,以此判断股票底部。
对于一些长期观察基本面的股民,也需要了解到股东的变动情况,往往绩优股都是机构扎堆的品种,它们之所以能呈现持续上涨还是在于有稳定的资金在不断的流入推升股价上行,那基本面的判断底部就需要观察上市公司整体的财物状况和发展前景,是投资者用来分析该股是否处在底部区域。
市场的基本面信息是政策对股市上涨和下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A股市场是散户为主的股市,情绪化的表现会非常严重,常常会因为政策面的利好和利空引起大盘大涨大跌,不过每次大盘的底部都是在政策的发布利好消息的影响中出现,持续的利好政策,也就意味着底部将形成。
观察历史大盘每次见底,都会出现政策利好消息扎堆,市场称为“政策底”此时大盘往往已经经过至少一年的下跌,长则四年多后政策见底。就像此次的熊市,当政策底出现也是市场的基本面利好不断刺激投资者资金流入股市,此时会出现大部分股票见底,股市也会异常的活跃。
无论是股票的基本面信息,还是市场的政策信息,都是投资者可以作为判断股票底部的依据,它们所反映的的信息都是上市公司长期经营后的结果,都是政策对市场的上涨与下跌的关注,会存在一定的有参考价值。
3、情绪面
投资者在市场投资最大的障碍就是情绪,也可以说炒股就是战胜人性的过程。情绪面的影响会让投资者做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也会让投资者在正确的时期做出错误的决定,和错误的时期把风险扩大,情绪的影响不仅仅是个体,它也是大众情绪化表现后影响整个股市的涨跌
随着股市不断的下跌,大盘已经跌了四年多时间,此时投资者从前期的极度疯狂看涨,到中期的抱着希望认为股市还会涨,最后变成无信心的开始麻木看待股市的每一轮下跌,情绪的波动影响了大盘包括股票的涨跌由前期的疯狂,到中期的起落,再到最后的萎靡不振,这都是市场资金的匮乏,投资者离场的结果,此时往往是大家悲观底部出现的时候。
巴菲特说过: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无一不是把人性在市场的弱点说的淋漓尽致,投资者往往是在顶部疯狂,在底部即将来临前绝望,要判断股票的底部,就要知道这只股票让投资者有多绝望,这只股票是否已经处在情绪的低迷期,随之而来的是公司不断的出现利好消息,那将是见底。
而情绪的影响,是适应任何投资市场的,因为投资就是窥探人性的本质,买股票也是人与人之间资金、情绪的博弈过程,股票跌到跌无可跌的时候,只要价值在,只要公司正常经营没有地雷风险,它总要涨回去。
我们可以观察大盘今年一季度的表现,从前期2440点开始上涨,到3288点结束,大盘是经历了投资者失望,疑惑还有后知后觉到最后的疯狂买入行为,这无疑不是说明情绪化对顶部和底部的形成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情绪化的贪婪和恐惧表现,往往成为了某些资金疯狂抄底的和逃顶的依据,也是股票见底的征兆。
大盘在2440点,投资者已经处在对股市失望的时期,成交量创下了多年来的新低,此时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向相反方向转化,大盘开始上涨,股民进入了疑惑的阶段,随着大盘上攻3000点,股民开始后知后觉的尝试性入市,当大盘涨到了3200点上方,市场再度沸腾,股民疯狂买进,这时候形成顶部。任何时期底部的形成不仅是市场,股票也是如此,都是在大家疯狂和失望中转换。
一只股票的见底,也是成交量萎靡不振,股票长期横盘或者处在一个价位不上不下,此时任何利空消息都影响不了下跌,投资者也开始对该股不抱希望就是底部的形成时期。情绪化的表现,往往是股票见底的一大特征,价格低于价值,也是该股机会的来临。
我们知道,事物发展到极致就存在变化,会向着对立面转化,此时它的表现不会是仅仅呈现出一面,会是各方面都形成了开始变化的局面,股票一旦见底,不会仅仅是基本面或者技术面的单一变化,会统一出现底部的征兆后形成共振作用,这种共振带来的底部会爆发出更大的反向趋势,大跌后即大涨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的下跌中,基本面积蓄的利好爆发,技术面超跌后的修复需要,包括情绪面压抑后的爆发,都会引起市场在短期内扭转了整个局面,导致底部出现,今年一季度的走势即是如此,基本面、技术面、还有情绪面三者的共振作用引起了大盘的扭转局势,最终大部分股票见底。
同时,共振作用下带来了资金的复苏,投资信心的恢复,就推升了三者力度向上发展,因为基本面分析人士看涨,技术面分析人士加入做多阵营,随着情绪面的转好,场外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股市,最终形成了三者合力的效应。
那么就能看到资金的疯狂炒作行为,只要是股票,只要存在投资或者投机的价值,就会被资金纷纷抬高价格,这种情况下,股票的底部形成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也往往会出现资金争抢后走出持续上攻的行情。
基本面、技术面、情绪面的共振,很容易出现大底,它的产生并不是仅仅是反弹或者上涨,是真正的扭转了跌势,这种上涨周期长,上涨力度大,如果一支股票基本面有利好,技术面有底部征兆,又发现了机构资金入场,上涨仅仅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