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只股票价值被低估或高估?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判断一只股票价值是否被高估或者是否被低估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大致可以通过,股价,通过周期,通过市盈率等数据,做一个综合的参考。

当这些指标形成的共鸣越多,那么判断的准确性就越高了。

第一个方法,市盈率!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

<0:指该公司盈利为负(因盈利为负,计算市盈率没有意义,所以一般软件显示为“-”)

0-13:即价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价值被高估;

28+: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所以,如果一只个股的市盈率常年保持在14~20倍的正常水平,突然因为熊市或者其他利空因素导致市盈率跌至14倍以下,处于0~13倍的区域,那么就可以被认定为低估。

而因为牛市,或者其他利好、拉升,导致了市盈率大幅上升,达到了21~28倍,甚至更高的时候,那么就是高估。

这个现象就像一个常年维持在年级20~50名的好学生一样,突然有一次考试考砸了,变为了100名,那么这种偶尔现象就是发挥失常(低估)。而突然有一次考到了第一名,那么就是发挥超常(高估)。

但是这种偶然性不具备持续性,如果拉长周期,自然会回到一个正常水平,股票也是如此。

当然了,对于14-20:即正常水平的市盈率来说,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个股。

因为有些传统行业,比如银行、地产、建筑等,他们的未来发展空间是有限的,现象是可控的,所以导致市盈率会比一般行情低。

而对于潜能无限,有着巨大憧憬的新型行业,比如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他们的市盈率就会校对较高。

这个时候,用传统的14-20倍正常市盈率数据去衡量高估和低估就会出现失调。而我们则需要用另一个方法,那就是10年内的平均市盈率。

十年内的平均市盈率运用方法:就拿一只人工智能里的龙头个股海康威视作为例子!

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迅速,想象力无限大的行业和风口板块。所以14-20倍的正常水平市盈率参数可能无法确切的反应个股的价值,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同样可以利用10年平均市盈率的方式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海康威视的10年平均市盈率为30.02倍左右,说明30倍的市盈率是十年内的正常区域中线。那么大幅超过此市盈率即为高估,大幅低于这个界限则是为低估。

在2013年的时候,海康威视的市盈率达到了45.48倍左右,高于10年平均市盈率30倍,股价也涨到了阶段性的高点;

在2015年的时候,海康威视的市盈率又一次达到了42.37倍左右,高于10年平均市盈率30倍,而股价也又一次涨到了阶段性的高点;

在2018年的时候,海康威视的市盈率达到历史高位46.85倍左右,高于10年平均市盈率30倍,股价再次出现阶段性的历史高位迹象。

所以,市盈率是判断一只个股低估还是高估的好方法,但是不同的个股,不同的行业,需要用不同的市盈率判断技巧,这个非常重要!!

第二个方法,市净率、净资产和股价的关系。

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市净率可用于投资分析,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但在判断投资价值时还要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情况、盈利能力等因素。

市净率的计算方法是:市净率=(P/BV)即:每股市价(P)/每股净资产(bookvalue)

比如,在PE值都为20时,A公司的市净率为1,那么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5%;

B公司的市净率为2,那么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0%;

C公司的市净率为10,那么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50%!

在风险相同的前提下,资金收益率会趋同。从而导致不同行业的市净率不同。

虽然我们不好判断市净率多少合适,但可以通过行业的平均市净率和个股的平均市净率来进行分析:

当市净率超过行业平均值,甚至历史高位的时候,肯定不是买入的时机,被称之为高估。

如果股价跌至净资产下面,并且市净率低于行业平均市净率的时候,即为低估,类似于海通镇2018年年底的时候,股价跌至净资产之下,市净率跌破1.0倍。就是明显的低估征兆。

第三个方法,历史的熊市大底的股价位置!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适合于大部分的个股。但是有几个注意事项;

1)个股的基本面不能发生变化;

2)个股必须在股市里上市10年以上,经历至少1-2轮完整的牛熊市;

3)区分周期股和价值股;

就好比券商这类的周期股,我们可以以2005年的熊市大底,2008年的熊市大底,以及2012年的熊市大底附近股价作为参考。

因为周期股的规律就是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所以,当股价跌至各大历史大底附近的时候,即为低估,涨到历史熊市高位附近的时候即为高估。

而对于价值股则不同,它们的业绩会有一个复合递增的情况,所以导致了底部会逐步提高。

但是者不妨碍我们利用历史熊市大底的经验进行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一根支撑线连接2005年、2008年、甚至2012年的熊市大底区域股价,从而找到低估的股价区域。同样的我们也可以通过2007年2014年的牛市高位,找出相对的高度区域。

(注意,个股上市的时间越久,参与的熊牛周期越多,判断的有效性越强)

综合来看,判断个股的高估和低估方法其实很多种,很比较简单。但是难点在于是否能够耐心等待到低估的出现而买入,然后坚持持有到高点的估值爆发而卖出呢?

其实,大部分的老手不是技术上出了问题,而是行动上。没有良好的自律、耐心和大局观,就算知道了如何判断低估和高估也无法做到成功低买高卖。

股市里大部分的散户都无法接受慢慢变富的现实,可是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要求回报,播种更收获本来就不是在同一个季节!所以,你的格局、你的心态、以及你的自律性才是能否HOLD住牛股的本质,才是胜利的关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