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的发行频率是会直接影响到股市的,可以说影响力很大。
因为目前的A股市场还是停留在一个审核的制度上,并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退市制和注册制的执行。所以意味着A股的优胜劣汰循环并没有被建立起来。
而在29年里,A股的退市率极低,许多上市公司即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造假,甚至业绩亏损严重,只要不满足一个退市的条件,依然无法退市。
所以导致了市场长线价值投资的资金很少,投资者的价值投资意愿很低。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过度发行IPO,导致的结果就是不断的抽血,让熊市更长,让牛市更短。
我们可以看到,在A股的这几十年里,IPO发行数量的高峰,以及融资的高峰区域,基本都是熊市下跌周期之中。而IPO的暂缓和停止周期基本才是熊转牛的开启。
说明了市场的情绪已经认定了,IPO的过量发放是有害于市场的,是不健康的,而放缓IPO,甚至暂缓IPO才是一个重大的厉害,有助于市场的上涨,甚至可以提早结束熊市。
历史上一共有9次IPO的暂停。而这九次暂停之后,分别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好影响。有些促使了大涨的形成,有些直接带动A股进入了牛市周期。
在一定时间内,市场的资金存量是有限的,并且当前金融监管,资管新规,金融去杠杆等政策频出,留存在股市里面的资金存量越来越少。
而且,源源不断上市而很少有退市,无法新陈代谢,实现优胜劣汰,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一旦IPO发行速度达到股市承受极限,无论是对则对股市心理层面以及实际影响还是不可小觑的。
所以,对于IPO的发行我们需要小心,而未来,我们更需要一套行而有效的优胜劣汰循环措施来避免IPO过量,退市率过低的情况发生,这就是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和退市制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