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如果一上市就允许全部减持,新股炒作是否会收敛一些,减持潮也就不会发生了?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如果股票一上市就允许全部减持,那么新股炒作就不会存在,减持潮也不存在,上市企业的估值也会回落。在股市里面,对于新股一般是不碰的,因为估值太高,以及上市前两年的财务粉饰(不是财务作假,而是财务粉饰)可能性比较大,所以需要在市场上经过3年的洗涤才能看出真实的财务情况。一上市就业绩变脸的情况才可能避免。所以要参与新股买卖最好就在两个时间段,第一个就是打新股的时候,开板了就卖出,另一个就是上市3年以后再做判断。

1、新股炒作的根本原因

新股几乎没有不被炒作的,而炒作的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估值低,这个原因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我们知道企业IPO的市盈率有一条隐形的上限就是23倍,而市场上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的估值都比23倍要高的,所以这种估值是明显的“价值洼地”,存在“套利”空间,同行业的股票三四十倍的市盈率,你的市盈率才23倍,巨大的估值落差是引起炒作的首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有23倍这个估值上限呢?其实原来是没有这个上限的,但是出现的情况就是上市公司的估值很高,又加之打新股几乎是很难让散户中标的,最后损失的还是二级市场的散户,最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进行了改革,一个是限制上市时的估值,发审委默认上限不得超过23倍,另一个就是打新机制进行改革,散户和机构都有同等的机会参与打新,这就相当于把打新的红利“均分”了,其实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监管机构其实是很在乎散户投资者的,想尽各种办法来保护他们的利益,在打新上是有巨大利益的,最后把这块蛋糕均分给散户了,所以这些天打新一直很热,只要你中签了,必定是赚钱的。

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因为还有一个流动性溢价的问题。

2、流通盘小带来的流动性溢价

一般企业上市发行新股的比例是总股本的25%,也就是说大多数企业上市的时候能够流通买卖的股票只有25%,流通盘子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般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也就是5000万,或者1个亿的规模,按照23倍的估值也就11.5亿的估值,或者是23倍的估值,有2个亿的净利润也才46亿的估值,当流通盘只有25%的时候,流通的市值也就只有2.875亿元、5.75亿元、11.5亿元,这个流通盘子是很小的,很容易被资金就炒作起来了。

所以流通盘小带来了流动性溢价,再加之上文中讲的上市的时候估值只有23倍,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必然会被炒作,而我们又有涨跌停板制度,所以企业一旦上市就是连续的涨停板。

这是头上没有大股东减持的压力,所以炒作也是有恃无恐,你想象,当你的市盈率被炒到100倍的时候,谁不想减持?这么高的估值,就是做一辈子企业也赚不到这么多钱,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当大股东在高估值的场景下有减持的动力,那么二级市场还会有这么高的炒作兴致吗?肯定不会有的。即便是有,也是刚开始不懂的人,当出现过几次这样的事情,就再也不敢如此炒作了。

有人担心如果公司上市就可以减持,那么大股东不就跑了吗?是有这个可能,但是你预想的大股东减持是隐含了一个条件:估值很高!估值很高的时候大股东当然是有减持的动力的,但是如果估值很低的时候,大股东还会减持吗?他是不会的,大股东也会衡量自己的收益的。

所以当取消大股东限售的限制后,改为大股东一上市就可以自由减持,那么就会发生两个变化,第一个就是在上市定价的时候绝对不会有当前这么高,会高度的市场化和理性化,因为你定价高了,公司一旦上市股东就跑了啊!所以上市前的定价一定不会高!

第二个就是上市后二级市场一定不会存在炒作,因为一旦把估值搞高了,那么原来的股东就减持了,你这是为他人做嫁衣。

看看新三板不就是这样吗?新三板没有这么多的限制,但是市场起不来,不仅仅是因为对投资者的门槛太高了,而是这是一个真正的注册制的市场,估值根本就上不去,不到10倍的市盈率,或者十几倍的市盈率,大股东也觉得太低估了,不愿意卖,他想卖高点,但是没人买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