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是什么??简单的说,市盈率就是反应盘面,甚至反应一家上市公司质地好坏的一个指标!它是股价和公司盈利的比值,是衡量投资里风险和价值的标准之一,计算公式为每股价格除以每股盈利。
A股里的市盈率其实有不同种类,所以你会看到不同的市盈率数据。当然了,有的时候,为了更深入了进行分析,许多投资者和机构也会构建出一些完全不同的市盈率分类,以便于更精准地判定。
目前来看,市场上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常规市盈率分为四类,它们分别为: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滚动市盈率TTM、以及预期市盈率。
第一,静态市盈率。
静态市盈率=总市值/去年净利润!
说的简单点就是,静态市盈率往往都是以去年的数据,如果今年是2019年,那么我们看到的静态市盈率则是会以2018年已经公布的每股收益为基数算的出来的市盈率。
第二,动态市盈率。
动态市盈率则是与静态市盈率有所不同,它是以本年的一个季度每股收益为基数,预测出来的就好比你现在看到的2019年动态市盈率,其实是2019年的前一个季度数据得出的。
举个例子:
出一季报时:动态市盈率=总市值/(第一季度净利润*4);
出半年报时:动态市盈率=总市值/(半年净利润*2);
出三季报时:动态市盈率=总市值/(三季度净利润*4/3);
出了年报时:动态市盈率=总市值/全年净利润;
第三,滚动市盈率TTM=总市值/过去四个季度净利润之和。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会明白了,就好比现在是2019年的9月底,我们可以得到的是一个2019年第一季度和2019年第二季度的半年报业绩报表数据,那么这个时候计算滚动市盈率TTM的话,我们可能就需要再凑上2018年下半年的两个季度数据,来做一个2+2的计算了。
当然了,目前许多网站上,为了更好的体现参考价值性,还推出了一个叫做“预期市盈率”!
预期市盈率=总市值/预期全年净利润
也就是说,对于公司前几年的业绩提升速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机构对于还未发布的报表进行预测,从而得出的一个市盈率,就叫做预期市盈率。
那么对于以上四种市盈率来看,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利用滚动市盈率,也就是TTM来参考。而对于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以及所谓的预期市盈率来说,他们的参考价值相对较低,片面性和滞后性太强。
就好比动态市盈率仅仅只是参考一个季度的数值,但是许多公司的业绩变化是有春夏秋冬四季组成的,例如消费行业在黄金的周期里业绩增长非常迅猛,那么仅仅参考淡季,就毫无作用。
比如,静态市盈率是看去年的业绩表现,但是许多公司今年可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那么这个时候参考的价值就相对较低了。毕竟投资要结合现在看未来,停留在过去的意义并不大。
又好比预测市盈率,那就更不靠谱了,你说预测的能够有发言权吗?所以说,其中TTM滚动市盈率参考的价值最高,反应当下的情况最显著。
在通常情况下,市盈率TTM是越低越好的,并且,积累了常年累月的数据,我们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范围参考:
市盈率的判断和适用:
0-13 :即价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价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就好比我们29年里的A股表现,往往低于了14倍的市盈率就是一个风险大于机会的周期,而高于了20倍左右,其实就是一个风险大于机会的周期。
当然了,我们都是知道,目前的A股有着3700多只个股,并且个股的种类和分布都是不同的。并且有行业较新颖,发展较快的,也有比较稳定的,以及夕阳产业。所以说,如果用这一套整体的市盈率判断方式去衡量每个板块,每一只个股,明显是不够充分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了!
第一种方法,大盘个股分化,指数失真。
就好比当你发现指数失真,权重股和个股有一个明显分化的时候,我们既可以剔除那些处于低位的金融类个股,比如银行,券商,权重等,然后得到一个“八类股”的市盈率数据。
这个时候由于较低市盈率的数值被撇除,那么14-20:即正常水平的数据参考性就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