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造假,股民没责任,为什么股民损失得不到赔偿?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是可以得到赔偿的,可是因为部分投资者担忧索赔太麻烦了,自动放弃索赔。
IPO造假,属于财务造假范畴,券商必须承担先行赔付,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处,只要被证监会认定IPO财务造假,保荐券商就会先行垫付赔偿款,像平安证券,出资3亿元成立投资者利益补偿专项基金,用于与万福生科共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最麻烦的是上市存续期间财务造假,券商不需要承担预赔付责任,投资者就需要与维权律师合作,向上市公司/高管/中介机构提出索赔。
问题在于我国没有实施集体诉讼机制,投资者需要分别与律师签订索赔协议,才能获得赔偿,导致一个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面临几十甚至上百次官司,影响了投资者索赔激情,导致财务造假绝大部分投资者没有能够得到赔偿。三月一日以后,我国也实施了集体诉讼机制,投资者获得赔偿的比例会大幅度升高。
另一个就是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有的已经是资不抵债,大部分资产都被亏掉或者是被大股东侵占了,面临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尴尬,因此需要加大对高管中介机构的责任认定,另外也需要对大股东侵占资产的追缴,作为赔偿费用,不能够投资者亏得一塌糊涂,大股东逍遥自在,像乐视网,贾跃亭在实现自己窒息的梦想,可乐视网面临退市,投资者索赔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