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什么时候指数能上万点?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A股为什么从几百家到3800家上市公司了,指数还在2800-2900,长期连3000点以上都难以突破?除了市场机制不完善和监管层过度融资圈钱以外,更多的是“技术性”因素。而所谓的技术性因素,有两个唯度限制了指数的空间——主要指的是沪指。

第一,是指数的权重结构。

从任何指数来看,要么是“综合指数”,要么是“成分股指数”,而沪指是综合指数,即以全部上市沪市的股票的总市值作为指数的权重。而从08年最高点6441到现在,沪市的指数权重股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两者的权重由08年的24%跌到目前估计不足10%,而类似恒瑞等从不足一千亿到目前的3000亿,茅台由不足票亿到目前两市市值第一1.4万亿。

这个“指数权重”的变化,导致了“损失掉的市值”比“增长的市值”大很多,以中石油为例,48元的市值是8万亿,而目前市值是8000亿,损失了7.2万亿市值,一个中石油损失的市值,光一个或者很多个茅台都无法抵消。

第二,经济结构的变化。

比如,中石油,中国建筑,以及类似中国远洋和中国铝业,这一大批的“重工业”和“重化工”产业,在二十年以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增速都在不断退后,必然带来股票市值的下滑,而新兴产业,比如科技和医疗逐步并且加快上升。但是“上升”却不足以抵消“下滑”的市值,这也就导致了指数下滑速度快于上升速度。

这两点是沪指综合指数无法跟随国民经济十年二十年增长而同步增长的“技术性”原因。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市场机制,监管机制以及退市机制等不完善,做空机制不完善,这就导致了市场资金的配置效率低,大量的资金被“造假欺诈”和“垃圾题材”所占用,而这些垃圾股不断创出下跌新低,必然也不短损失市值和市场资金。以“雄安”概念为例,当雄安概念刚出来时连续暴涨,而随后长期下跌和短期快速下跌,其结果就是500多亿的资金被套在高位和“题材”中而损失掉。而类似雄安和工业大麻,以及历史上的各种题材股举不胜举。

最后,尽管投资者多数都“妖魔化”做空,却不知道,没有全面和自由的做空机制,就会导致垃圾股炒作频繁,大股东减持频繁以及股权质押风险加大。按照垃圾股和造假欺诈股来看,原本就应该市值归零或者无限趋近于零,但是,事实是多数垃圾股市值几十亿或者几百亿,导致了大股东可以长期和“清仓式减持”屡见不鲜。这也就导致了市场资金被大股东恶意套现,尤其是引导了大量公司愿意上市圈钱套现的恶习泛滥。

因此说,指数长期维持不到3000点,既有“指数权重”的技术性因素,更多的是死4机制不完善的因素。

而什么时候指数能上万点?这个要看什么条件,比如上述问题改进彻底,或者一次性出清上述问题,或者国家需要而疯狂拉升沪市的全部权重股,比如银行,保险,和石油,而“强行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后果,在历史上比如05-08年,以及14-15年,也已经显现过了后果,就是每一轮所谓的牛市,结果都是跌回原点或者跌出新低——问题的本质没有改变结果很难改变,任何“人定胜天”的荒谬做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