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做市指数自4月10日到5月10日,从最高1160.24下跌至1094.61,下跌65.63点,跌幅至5.66%,在这整整一个月中的22个交易日连续下行,创造了新三板历史上的最长连跌记录。
四个交易日的缓冲之后,做市指数再次继续下行,6月1日盘后,新三板做市指数报收1070.72点,创2015年1月以来新低。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做市指数连续下跌?未来做市指数走势还将如何?为此,解读君采访了十多位券商、机构、基金相关业务负责人以及知名投资人,且看他们如何解读?
在上述人士的分析中,政策预期落空、受A股走势影响以及流动性难题的综合作用是指数低迷的最大原因。另外部分观点认为,目前做市指数已经不能反映市场真实状况。
对于新三板市场未来的走势,看法则更为分化。
张可亮:做市商成了接盘侠
东北证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张可亮
历史新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三板没什么流动性,只有做市的还有点流动性,所以做市商成了近乎唯一的退出通道,成了接盘侠。二是三板整体环境不好,新的资金对于投资三板普遍谨慎,没有新增资金,指数下跌也是必然。三是有可能是迟迟不出利好,一些个人投资者或者老股东,也开始悲观,开始变现退出。
周运南:指数可能继续下跌
新三板知名投资人周运南
新三板在创纪录地23连跌之后,只喘息了4个交易日又继续下行,今天跌破2016年8月31日创下的历史低位,外部原因是主板市场中小盘股持续深幅调整和估值大幅下行,造成资金观望以及对新三板个股估值的调整。
内部原因一是很多新三板做市企业自身年报业绩大变脸;二是大量优质做市企业从做市板块流失,包括IPO停牌、做市转协议和主动摘牌等;三是政策预期落空,今年的分层已经正式实施了,可还是未见预期政策的影子;四是市场信心动摇,市场综合预期的降低让参与人士对新三板流动性改善的信心逐渐流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