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笔者与广东新三板董秘圈的朋友聚餐,大家纷纷抱怨新三板市场不景气,成本高、融资难、流动性还不好,我问他们:你们企业做好了自己吗?你们做好了自己吗?如果你们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不行,那也是你自己的过错,选择行业错了,建议另谋高处;如果你们企业所处行业不错,但企业做的不行,那就是你们自己没有做好自己,只能怪自己能力不行,那就不要抱怨了,有老板养着你就不错了。
笔者,认为新三板企业现在只有两种玩法:一种就是成大生物、麦克韦尔、伯朗特等企业的玩法,不一山望着一山高,努力做好自己,做市、进入创新层、定增、并购等,不在乎股东人数和股东的性质,安心在新三板绽放;另一种就是天元集团、大象广告等企业的玩法,志在IPO或者并购,不做市、不进创新层,定增挑选股东,在乎股东人数和股东资格。两种玩法都是企业做好了自己,都是充分利用新三板的制度优势。新三板企业一定要评估自己,不要好高骛远,每天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要学会小步快跑、争取每年融几次、每次少融一些,不断地定增把公司业绩做起来,没有业绩和成长性的企业在哪里都很难生存。
在新三板市场,除了上面两种玩法,没有任何中间道路可走,新三板企业没有壳价值,也不可能出现2015年鸡犬升天的时机,不要指望哪天来一波行情把自己解救了。新三板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企业、董秘、中介机构和投资机构等)一定要好好评估自己的企业和参与的项目,是否能按照上面两种玩法去操作?如果不能,建议尽早摘牌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