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企冲刺IPO加速,多家省外上市公司望入籍河南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上半年,河南A股市场告别了远走福建的东方银星,也迎来了棕榈股份、宏盛科技的加盟,还有西泵股份、利达光电的改头换面。

下半年,河南资本市场还有哪些机会有望迎来上市公司版图的再扩张?

| 18家豫企A股上市获新进展

2019年上半年,河南A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规模达到262.85亿元,其中,增发融资232.73亿元,同比增长738.97%。但定增融资再创新高的同时,也暴露了河南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一些短板。

在今年前6个月里,没有一家河南企业通过A股上市首发融资。最近一次豫企登陆沪深交易所还要追溯至9个多月前。当时,港股上市公司郑州银行在深交所敲钟,实现了A H两地上市。

新上市企业缺乏的现象其实在整个中部六省中普遍存在。今年上半年六省中只有湖北的帝尔激光、奥美医疗2家公司完成上市,其他五省均无企业在A股上市。

但这样的情况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迎来改变。

自去年年底以来,河南多地密集出台政策,鼓励当地企业上市。

2018年底,郑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年3月29日,河南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印发《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财税政策的通知》,均明确提出对省内企业申请在境内外上市融资的,给予相应奖补。4月1日,河南省政府又出台了《河南省建立企业上市挂牌 绿色 通道办法(试行)》,推进河南企业上市挂牌。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河南本土涌现了一大批IPO在排队、在辅导的待上市企业。

据Wind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就有18家河南企业IPO取得了新进展。其中,证监会新受理4家豫企上市申请,问询1家,反馈6家,1家恢复审查,还有1家处于已预披露更新状态,累计13家河南企业排队IPO审查,余下几家则新进行了辅导备案登记。

| 七成排队豫企拟登陆创业板

在这些上市排队审查的河南企业中,距离上市最近的可能要属蓝天燃气。今年年初蓝天燃气上市进程就由 已反馈 变更为 已预披露更新 。

蓝天燃气主要从事河南省内的管道天然气业务、城市燃气等业务。新三板挂牌两年多以后,蓝天燃气于2018年6月21日向证监会提交了A股上市的申请。作为目前河南仅有的两家拟登陆A股主板的企业之一,2018年,蓝天燃气营收32.06亿元,在河南新三板企业中高居第一,超出第二名12.22亿元。这样的业绩即便放在A股中也毫不逊色,营收和净利分别可以在河南A股上市公司中排在第39位和第24位。

另一家拟登陆主板融资的河南企业是润弘制药。润弘制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制药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之一,拥有230余种药品批准文号,产品聚焦心脑血管类和中药痹症类,覆盖化学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品等领域。

今年2月25日,润弘制药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5月15日完成上市辅导,6月21日披露了招股书,不到4个月时间润弘制药就完成了从辅导备案到递交上市材料的上市进程。轻门熟路的润弘制药并非首次提交上市申请,早在2015年,润弘制药就递交了招股书,但其2017年首发未获通过,当时发审委指出润弘制药存在因药品质量被行政处罚的信息未披露等方面的问题。

余下11家排队审查中的豫企,除了许昌开普检测拟登陆中小板、洛阳建龙微纳拟登陆科创板外,其余9家均把目光锁定在了创业板,占到了河南IPO排队审查企业总数的70%。

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主要以科技企业为主,从河南目前IPO排队企业的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

不同于拟在主板上市的蓝天燃气和润弘制药,拟登陆创业板的捷安高科、众智软件、天迈科技、中超新材、瑞丰新材等河南企业均来自信息技术、新材料等行业。

对此,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肖玉航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企业都来自新兴的行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由于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部分企业盈利等方面指标暂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创业板门槛较为宽松,就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融资平台。随着这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 豫企上市迎利好,上半年A股IPO过会率88%

IPO排队企业大增将为河南上市公司带来新的活水,而另一利好,将为这些企业上市提供更强助力。

这股助力东风来自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记者了解到,2019年上半年发审委共审核了92家公司首发申请,其中81家通过,过会率高达88.04%。

而2018年同期,发审委审核的114家首发企业中,只有58家通过审核,过会率只有50.88%,不及今年过会率的六成。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较高的过会率体现了我国主板市场监管理念与监管思路发生改变,即更加注重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通过完善相关退市、并购重组在内的一系列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推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稳健发展。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监管理念的转变可能来自科创板的倒逼影响。科创板在盈利、股权结构等方面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具有更高的包容度,其快速推进已对深交所的中小板、创业板产生一定的压力,进而带动A股其他板块进行相关改革。

在潘向东看来,通过审核趋严、缩短审核周期等措施,未来A股市场大概率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而这种监管理念的转变无疑也将有效改善河南企业首发融资的短板,推动更多的河南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 多家外省上市公司有望入籍河南

本土企业发力之外,河南资本控股的外省上市公司也是豫股版图扩张的一大助力。今年上半年河南新增的两家A股上市公司棕榈股份和宏盛科技均来自外地。

广东上市公司棕榈股份主要从事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和营建。2019年初豫资控股战略入股棕榈股份,其全资子公司豫资保障房成棕榈股份控股股东,河南省财政厅成为棕榈股份实控人。双方将在生态城镇建设领域战略合作强强联合。随后,6月18日,棕榈股份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正式迁址郑州市郑东新区,成为河南籍上市公司。

另一家外省上市公司宏盛科技来自陕西,主要从事自有房屋租赁业务和水环境修复及水质检测设备销售业务。

2018年12月7日,宏盛科技控股股东拉萨知合与西藏德恒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4164万股宏盛科技股份协议转让给西藏德恒,该次转让完成后,西藏德恒成为宏盛科技控股股东。而西藏德恒背后,正是宇通集团。

宇通入局后,宏盛科技也进行了工商变更的登记手续,并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迁至郑州航空港区。

其实,除了棕榈股份和宏盛科技,当前A股市场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拥有河南血统,同样有望在将来入籍河南。

2019年1月11日,上海汇通能源控股股东上海弘昌晟集团与西藏德锦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4420万股汇通能源股份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西藏德锦。转让完成后,西藏德锦持股29.99%,成为汇通能源控股股东。而西藏德锦背后的大股东同样有宇通集团。

还有正商集团收购股份控股浙江上市公司赞宇科技、洛阳国资出手收购鹿港文化实控权、开封国资控股GQY视讯等。

除了被收购股份,部分外省上市公司通过在河南建立生产基地、总部的方式,将经营重心移至河南,比如海马汽车等。这些公司也都有望成为下半年河南上市公司版图扩张的新生力量。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