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15倍的大牛股,炒股两年赚17亿的股神,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莱士,今年上半年炒股亏了近14亿。当年意气风发的股神转眼间变成了垂头丧气的韭菜,可谓是成也炒股,败也炒股。不知上海莱士的千亿市值梦将情归何处,难道盛宴之后,又是一地鸡毛?
上海莱士的崛起绝对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传奇故事。登陆A股市场的前五年,上海莱士不温不火,波澜不惊,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缓步增长,到2012年,营收和利润规模相比上市时大约成长了一倍;市值则从2008年的48亿缓慢爬升到2012年的61亿。对于二级市场来说,这样的市值和股价表现并不惊艳。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上海莱士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前者。2013年,一场惊心动魄的风云突变拉开了帷幕,上海莱士开启了一局精彩的贪吃蛇游戏。2014年初,上海莱士收购郑州邦和药业,把旗下血浆站收入囊中;2014年12月到2016年11月,上海莱士以53亿元的对价成功收购安徽同路生物;2016年上海莱士收购海康生物,单采血浆站一举超越国内同行,成为国内血液制品的行业龙头。2017年12月,上海莱士又完成了绿十字3家浆站的收购。目前,上海莱士共计有39个采浆站,2017年采浆量已经突破1000吨。
从2013年开始,上海莱士在对内经营和对外收购上同时发力,收入利润规模成倍猛增,并一举在2015年超越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两家老牌血制品企业,登上了“A股血王”的宝座;其市值更是从2013年启动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从2013年初不到80亿元的水平,5年间连续上攻到2017年停牌时的1000亿元,2015年中更是一度飙到了1200亿元的峰值。股价从2013年到2015年的峰值,涨幅高达15倍。
上海莱士
但是千亿市值难掩股价高处不胜寒的寂寞,上海莱士的股价在2015年底冲上了巅峰后,就开始进入长达两年多的横盘,成交量萎缩,换手率变低。千亿市值大饼,苦于无人接盘。
2015年、2016年,上海莱士在A股市场上“大展拳脚”,分别获得股票投资收益8.7亿元、8.3亿元,占净利润比例分别高达60%、51%,一度被吹捧为“股神”。上海莱士通过炒股赚钱为其千亿市值锦上添花,但炒股这事从来就不靠谱,有赚就有亏,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湿鞋,作为常年的小散,想必都有很深刻的体会。
2017年上海莱士的净利润只有8个多亿,其中有2亿还是炒股赚的,对应千亿市值,市盈率高达一百多倍,而同期的天台生物和华兰生物市盈率只有三十多倍。上海莱士强撑千亿市值,已经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想到厄运还在后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年上半年炒股踩雷兴源环境和万丰奥威,巨亏14亿。
兴源环境
上海莱士主要是折戟在兴源环境身上,一只股票就亏了10个亿。其通过旗下产品聚利43号、持盈79号共计持有兴源环境5038万股,持股成本约22亿元。不过没想到的是,兴源环境今年2月1日复牌之后,连续斩获11个跌停,随后股价继续下探。期间,上海莱士参与的两只信托计划净值多次跌破止损线并多次追加补仓资金;最终,实在扛不住了,上海莱士决定“忍痛割肉”离场。